欢迎来到新加坡历史展厅!在这里,我们呈现了过去曾被称为“新加坡拉”、“王室属地”和“昭南岛”的岛国、今日的新加坡其发展历程。 键入在展览面板上看到的代码,以便参阅有关展品更多的信息或浏览多媒体音像内容!另外,您也可以键入1001-1186查看展品标题,或输入101-142了解展品的音像内容。

展览代码 中文翻译 语音讲解
1001 佛兰芒人地理学家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1527—1598年)所汇编的地图集《世界概貌》(Theatrum Orbis Terrarum)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图集。亚伯拉罕在这张1570年绘制的地图中,把马来半岛与整个东南亚连接成一块长形土地;在地图附录里把新加坡和附近几个小岛一起统称为Cincapura(新加坡拉)。地图上还绘上了美人鱼和其他虚构海洋生物作为插图,反映那个时代的绘图风格。
1002

有关古代新加坡的文字记录与史料并不多,但考古学却有助于填补历史的留白。自1984年以来,考古学家在新加坡展开多次的考古挖掘工作,并在新加坡河及福康宁山一带发现历史遗址,这些考古挖掘出的文物也帮助我们认识新加坡拉Singapura或淡马锡的历史。这座岛屿在1415世纪曾出现蓬勃的贸易活动,但在16世纪时一度沉寂,直到了17世纪再度复兴。

1984年以来的三十余载期间,考古学家陆续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这里展出的是2011年至2015年间出土的一部分文物。

展出文物由东南亚研究所(考古部)借展

  

01

青花瓷玉壶春瓶

元代末期(14世纪)

维多利亚音乐厅与旧国会之间的考古遗址

 

这个稀有的花瓶饰有葡萄花纹,相信出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

 
02

德化白瓷盘

1300年代

皇后坊考古遗址

 

类似这样的平底德化瓷盘各大小不一,源自中国福建省。德化瓷盘当年在东南亚地区十分普遍,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可经常见到。

03

青花瓷

明代中叶(15世纪至16世纪)

圣淘沙西乐索海滩

 

这些瓷片是在今天的吉宝港口水域附近寻获的,很可能是早期往来船只遗留下来的。这也间接印证了新加坡海峡在1600年代曾是繁忙海港的说法。

04

带双鱼纹的青瓷盘

1300年代

皇后坊考古遗址

 

考古学家分别在1998年与2015年于皇后坊遗址展开挖掘工作,大量带有类似双鱼纹的文物相继出土。有意思的是,毗邻的国会大厦考古遗址只发现少许带双鱼花纹的文物,而福康宁山遗址则一无所获。

05

青瓷开片釉碗

宋末或元代(13世纪至14世纪)

皇后坊考古遗址

 

这个精致的青瓷釉碗乃中国工匠的仿玉杰作,产于浙江省龙泉窑。

06

青白瓷佛教侍者塑像

元代(1271年至1368年)

皇后坊考古遗址

 

这些青白瓷塑像有的呈坐姿,有的则是半身像或头像。一般是用来装饰或配衬佛陀和观音菩萨像。

 

这批佛像与侍者的塑像挖掘自今天的行政文化区。研究人员仍无法确定佛教是否盛行于古时的新加坡,但可以肯定人们在淡马锡时代对佛教已相当熟悉,并将这类塑像当成普通饰品或护身符随身携带。

1003

新加坡石

10世纪至14世纪

新加坡河口

石碑

A-1571

1819年,英国人来到新加坡,并在此发现可追溯至14世纪的历史遗迹, 包括一对砂岩石碑。《马来纪年》中曾记载,传说大力士巴当(Badang)从附近的福康宁山搬来一块大石,投掷在新加坡河口,大石分割成两块同样大小相近的石碑,这两块石碑以约40度的角度相对伫立于新加坡河口。

1843年,英国人为建造军用宿舍而炸毁石碑。最后,只留下三块石碑残块。这里展示的是本地仅存的石碑残块,也称为新加坡石。另外两块石碑残块于1848年被送往加尔各答博物馆收藏,可惜下落不明。

立碑的年代相信是介于10世纪至14世纪之间,石碑上刻文有旧爪哇文,也包含梵文,迄今仍无法完全解读其中涵义。

1004

新加坡拉(狮子城)(1299年至1818年)

新加坡历史该从何时开始?地质学家的研究显示新加坡最早的岩层可追溯到古生代(Paleozoic Era),而在乌敏岛和本岛西部发现的史前工具,也显示岛上早在数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与此。

 

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新加坡在14世纪时曾经是一个熙来攘往的港口贸易站。当时,它有几个不同的名称,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称之为单马锡(淡马锡),史书《马来纪年》(Sejarah Melayu 称它为新加坡拉Singapura), 即梵文狮子城的意思。

从一些出土的文物看来,当时的新加坡拉已经是中国陶瓷器的交易地。此外,还有本地制作的器皿、土产如犀鸟冠角和降真香等商品的交易。那时岛上的统治者就住在今天的福康宁山(旧称禁山或皇家山)。新加坡拉虽只是个弹丸小岛,但在该时期已和马来群岛,暹罗(泰国)、甚至中国和印度在贸易和政治上有了连系。

根据《马来纪年》与其他历史文献,新加坡曾在14世纪末遭受外来侵略。其后,只有海民(马来语称“Orang Laut”)居住在岛上 ,他们对马来群岛一带的水域非常熟悉,也曾在不同时期与马六甲及柔佛苏丹王朝结盟

1005

海民(马来语“Orang Laut”)早在14世纪就已聚居在新加坡,迟至1960年代,还可以在本岛及离岸岛屿上找到海民的足迹。几百年来,海民赖以生存的工具和配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根据过去曾到这里来的人士形容,海民主要以海为家,擅长航海和捕鱼,他们常用以捕到的鱼获和往来的船只换取日常用品如刀和烟草等。有些海民也盗窃或掠夺商船上的物品。

01

三尖头鱼

20世纪

印尼廖内纳甘岛

1992-00481

尖头鱼(马来语称serampang)是海民最常用来捕鱼的工具之一。这里展出的是蟹叉,也称三尖头鱼叉,是海民用来捕抓螃蟹和海参的工具。

02

单头叉

20世纪

印尼廖内纳甘岛

1992-00484

这件用来采集海参的单头叉,马来语称之为tiok

03

耙子

20世纪

印尼廖内纳甘岛

木、金属

1992-00482

 

退潮时,海民用这类工具在海床烂泥和碎石中搜寻贝类海鲜。这里展示的是专门用来采集海参的耙子。

 
04

鱼叉

20世纪

印尼廖内纳甘岛

木、金属

1992-00485

 

海民用这类倒单钩鱼叉(马来语称为mata tali angku)捕猎大鱼和海龟。钓钩连着木柄套在一根长棍上,木柄上系有绳索,方便在必要时放长绳索。

 
05

捕蟹笼

20世纪)

印尼廖内纳甘岛

竹、藤

1992-00488, 1992-00489

这是用来捕捉螃蟹的笼子,以竹片和藤编织成,马来语称之为injap,。

捕蟹笼两头开口的陷阱设有朝内的尖锐竹片,让螃蟹可轻易入笼但无法往外逃。

捕蟹笼需以用长棍固定在海床上。

1006

海岸与河流

以海为生的年代

马来群岛的岛民们在往返各岛之间都需要配合季候风的转变。文献《马来纪年》中有记载,室利帝利般那(Sri Tri Buana,又名山尼拉乌他马(Sang Nila Utama,因为遇上一场风暴而无意间发现了这座岛屿。他被岛上洁白无瑕的沙滩所吸引, 当在他在上岸时,见到一头类似狮子的动物,于是决定把这座小岛命名为新加坡拉(即梵文狮子城的意思)。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小岛第一位统治者。

 

当时的岛民大多聚居在新加坡河沿岸,而海民们却选择居住在龙牙门附近一带的水域。龙牙门指的是两块原本伫立在南部海峡入口处的礁石,具体所在地相信是今天的新加坡岌巴港。14世纪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就形容龙牙门附近的海盗十分猖獗,回程之际,至吉利门……贼舟二三百只必然来迎,敌数日,……人为所戮,货为所有

1299年,室利帝利般那从民丹岛来到淡马锡。

1007
01

金属文物和已凝固的金属熔渣

14世纪至15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14世纪时期,人们从事金属加工业的地点,就在国会大厦现址一带。他们使用红铜与青铜制作鱼钩和钓线等捕鱼工具。

02

白沙

14世纪

约翰米锡克博士惠借

《马来纪年》中记载,室利帝利般那被淡马锡沙滩上耀眼的白沙深深吸引,于是决定登陆。

根据研究,在考古人员发现文物的土层底下,确实有一层白沙,从新加坡河一路延伸到甘榜格南。由此印证了这段700年前发生的故事。

1008
01

酿酒陶罐

14世纪

硬陶

陶罐是新加坡考古挖掘中最常见的出土文物之一。这里展出的陶罐以粗糙的灰色硬陶制作,罐子底部厚实,一般用来装酒或其他食材如香料或白米等。

02

用以提炼金或汞的陶罐

14世纪

硬陶

这些陶罐一般用来装水或其他液体。中国考古学家称之为小口瓶。这些源自中国的陶罐,很可能曾经用作贮存及运输水银(汞),水银在前殖民地时代曾经是重要的贸易货品,可用来制药或炼金。相信这些陶罐也被用来存放咀嚼槟榔时配搭的熟石灰。

从这些道具可看出14世纪的新加坡已经有金属加工、玻璃制造、陶器制作等早期工业。制成品可能供当地岛民使用或出口外销。

以陶器制作为例,至今考古人员仍未发现大窑炉或其他有高温热源供应的迹象,相信当时尚未有高温烧制器皿的技术。工匠可能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技术,以较低温度烧制陶器。例如玻璃,只要摄氏700度便能熔化玻璃然后再造,从而取代以 1400度高温熔化砂石来制造玻璃的作法。

03

酿酒陶罐

14世纪

硬陶

陶罐是新加坡考古挖掘中最常见的出土文物之一。这里展出的陶罐以粗糙的灰色硬陶制作,罐子底部厚实,一般用来装酒或其他食材如香料或白米等。

04

玻璃珠子、手镯、杯子

铁棒(充当轴柄)

 

在技术还不很先进的年代,工匠主要利用源自中国或印度的玻璃器皿、玻璃碎片等,加以熔化后再制作新的玻璃器皿。玻璃珠子的制作方法与中国的作法相似,以熔融玻璃(molten glass)绕着轴柄即可制成珠子。

 

将不同颜色的熔融玻璃在旋转的玻璃器身上拉出条纹,便可达到装饰的效果。若再把条纹稍加梳理,即可形成美观的波纹。

05

陶制炉子

 

陶制炉子在设计上与传统中国土制炉子相似。这是14世纪新加坡制作的炉子和其他陶器,相信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本地常见的高质量陶土烧制而成。

 

新加坡的陶器均以低温(摄氏900度以下)烧制,这就导致碳氧化不完整,造成陶器外观颜色较浅,内在颜色则呈深褐色或黑色。工匠以雕泥工具在半干的陶土上按压出纹饰。

 

1009
01

玻璃珠子

14世纪

福康宁山(禁山)

国家公园局借展

在福康宁山考古遗址所发现的玻璃珠子数以千计,原产地相信是中国。这些玻璃经熔化后,可绕在铁丝上待其冷却后,便成一粒粒的珠子。这些玻璃珠子可串成项链配戴或缝在衣物上作为装饰。

02

球状玻璃和玻璃残片

14世纪

福康宁山(禁山)

国家公园局借展

早期福康宁山上相信曾有一座玻璃加工坊。在那里,玻璃器皿被熔化后,便可制成其他玻璃产品。出土的文物很可能是玻璃的熔渣。

03

青花瓷残片

14世纪

福康宁山(禁山)

国家公园局借展

 

从这些青花瓷残片上的纹饰推断,其制作年代可追溯至1328年至1352年间,那时正值中国元代。 

04

青瓷残片

14世纪

福康宁山(禁山)

国家公园局借展

 

这里展示的中国青瓷,大多带有印花、刻花或贴花装饰。 

05

青花瓷残片

14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这些青花瓷残片上的纹饰简单,并利用钴蓝色料绘上卷草纹、花、叶、鸳鸯、水草等装饰图案。根据研究,新加坡早在14世纪就已经引进青花瓷。

06

白瓷残片

14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这些瓷杯、瓷碗残片胎薄釉白,品质上乘,年代可追溯至14世纪。相信是来自当时住在新加坡河边的富裕人家。 

07

元明代瓷器

14世纪—17世纪

 

青花瓷文化在元代(1279年至1368年)进入全盛期,且大量输出海外。从个别出土青花瓷上的纹饰和制作手法,便能推断瓷器的生产与输出的年份。

 

从新加坡出土瓷陶片的分析看来,14世纪的淡马锡是个繁荣兴盛的贸易港,但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则渐渐沉寂,直至16世纪再度复兴并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叶。

1010
01

青瓷和其他陶瓷

14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青瓷是新加坡考古挖掘中最常见的出土文物之一。浙江龙泉盛产青瓷,而在本地出土的青瓷除了来自龙泉窑,也来自福建和广东。 

02

白瓷(14世纪)

福康宁山(禁山)

国家公园局借展

这款喇叭形花瓶也称马可波罗瓷。据说著名探险家马可波罗曾在1292年把这类中国制造的白瓷带回意大利。

这些带嘴壶称为军持kendi,马来语,由梵文kundika演变而来)。在14世纪的新加坡,人们用它来储存食水,或作为净水瓶(在宗教仪式上洒圣水)使用。

据说,19世纪时候的勿拉士峇沙(Bras Basah)一带盛产高质量陶土。的陶所烧制的。,。本地制作的军持用的陶土原料可能是来自这一带。除此,本地也生产祭祀用的香炉。

 
03

带嘴粗陶

14世纪至15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04

祭祀用的陶器

14世纪—15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1011

禁山

传说的皇宫,神圣的陵墓

今日的福康宁山,据说是室利帝利般那的墓地。根据《马来纪年》记载,室利帝利般那是14世纪新加坡拉的首位统治者,他在福康宁山上建造了辟有内外两殿的皇宫。汪大渊形容此处的地势若缠若断,起凹峰而盘结,故民环居焉

1822年,来自英国的第二任驻扎官约翰克劳福(John Crawfurd) 在这座山的北面和东面山坡发现城墙遗迹。当地人都把这座山称为禁山,相传有古代灵魂盘踞,故不时会传来似是千军万马之喧嚣……鼓声沸腾,人声呐喊。到了1850年代末,英国殖民政府为兴建官邸而修平了福康宁的山顶,唯独马来皇室的圣墓(keramat)被保留下来,至今仍伫立在福康宁山顶一隅,供人朝拜。

1325年,龙牙门(即新加坡)的子民向元朝进贡。

1012
这里展示的是14世纪一座肯迪candi)庙宇的轮廓,图样绘制曾参照同时期东爪哇庙宇里的浮雕。根据研究,这座庙宇很可能就坐落在福康宁山上,它以石砖作地基,以木质材料作为建筑架构。
1013

金耳饰、金臂箍

14世纪

福康宁山(禁山)

A-1570A

 

这些是1928年出土的金饰。

 

这里展出的环状物是一对金耳环,带有锁扣和铰链。

金臂箍则采用狮面守护神卡拉kala)的凸纹设计。这种风格的纹饰常见于8世纪至14世纪爪哇寺庙的入口处。臂箍附有弹性链条,可惜被发现时已破损。一尊在西苏门答腊发现的14世纪中叶国王雕像的腰部,也有类似的金饰设计。

1014

无头骑士

14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2002-00431

这件爪哇式骑士造型文物是同类文物中绝无仅有的一件。这个双面对称的塑像立于一底座上,骏马带翼,骑士端坐马鞍,腰间围着纱笼,裸露着上半身和小腿。遗憾的是,骑士头部已遗失,无法还原文物。

1015

《马来纪年》(马来编年史)

19世纪

xxxx-02325

《马来纪年》的作者是柔佛苏丹王朝重臣敦室利兰能(Tun Sri Lanang)。此书记录了14世纪至16世纪新加坡与马六甲王朝的事迹。

自从《马来纪年》面世以来,几经传抄和编辑,流传至今的手稿大部分都来自19世纪。这里展出的是以爪夷文撰写的《马来纪年》原稿。而希勒别教士(Reverend Dr W. S. Shellabear)所收藏的《马来纪年》1896年版本也是以此手稿为基础修订的。希勒别教士的《马来纪年》英译本至今仍流通于市面

1016
01

金链

年代不详

东爪哇

GL0013

这条金链子的链扣设计形似兴都教或佛教里的蛇神那伽”  naga),并镶嵌了印度料珠(mutisala)作为装饰。淡马锡的皇室一般把这类金链子系在腰间。

 
02

戒指或耳环

13世纪至15世纪

东爪哇

GL0006

这件极其复杂精致的金饰,一头呈海螺雕刻(shankha),另一头呈脉轮(chakra)形状。两者均是印度教守护之神毗湿奴(Vishnu)与王朝的象征。淡马锡的精英统治层很可能佩戴此饰物。

03

指环

9世纪至10世纪

中爪哇

GL0042

指环上刻的是印度文斯里”(Sri)的象征,斯里是印度教守护之神毗湿奴(Vishnu)的伴侣,和生育女神。

04

金雕象头人像

14世纪

东爪哇

GL0023

这个铸金首饰刻着象头人身神像,身裹纱笼布裙。印度教和秘传佛教均信奉象头神,尤其在淡马锡时代更是如此。

1017

犀鸟 (马来语burung enggang)是马来半岛常见的一种 鸟类,由于头上长着其一个有如象牙般坚实的盔突或冠角,适合雕刻,因此在东南亚一带常被制成指环、耳塞和药物等,或者出口到中国,用来制作胸针或鼻烟壶等。

十三、四世纪时,常有中国商贾到淡马锡或苏门答腊巨港寻找犀鸟盔突。14世纪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把福康宁山称为班卒,并描述班卒出产上等犀鸟盔突

犀鸟冠角

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借展

01

马来犀鸟(Buceros rhinoceros

1934

苏门答腊

 
02

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

1909

泰国:马六甲海峡特鲁淘岛

03

圆形陶片

14世纪至15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这些圆形陶片在爪哇语中称为盖库柯gacuk),用途不详。东爪哇的满者伯夷王朝也曾出现类似的圆形陶土片。我们可以以此推断,新加坡及东爪哇的满者伯夷王朝在14世纪时应有交往。

04

铜钱

金属

这些铜钱来自中国唐代(618年至907年)宋代(960年至1127年),并在1415世纪期间流通于新加坡。这些铜钱可当货币使用,也可能在工坊被熔化后再作其他用途。

05

越南陶器

15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这些陶瓷碎片源自越南绿斑陶土器皿。从14世纪末开始,越南便大量生产陶瓷器,并以东南亚为主要外销市场。

06

泰国陶瓷器

15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泰国陶器迟至14世纪末才进入新加坡市场。因为明朝限制对外贸易而造成陶瓷供应短缺。泰国陶瓷正好取而代之。

1018

日渐兴盛的港口贸易站

贸易、陶瓷、金器

14世纪的淡马锡或新加坡拉,其统治者和精英阶层多居住在山上,而其他岛民则聚集在新加坡河一带。海民则集中在龙牙门附近(今直落布兰雅一带)。汪大渊曾提到在淡马锡这座岛屿上,中国人与当地番人毗邻而居,长期相安无事。

汪大渊也形容岛民本性俗质,即淳良诚挚,并以锦缠头,红油布系身来描述岛民的打扮。从出土文物中可见河岸聚居地的贸易活动相当蓬勃。玻璃、红铜、青铜、铁等均为岛民制作的商品,也有从中国进口的瓷器、石器和陶器等,年代可追溯到元朝及明朝。

14世纪末,淡马锡遭到外来者的侵略,岛民纷纷弃家逃亡。之后的淡马锡几乎空无人烟,仅剩聚居在新加坡河口的一小撮岛民在这荒凉小岛继续生活了200年。

1390年代,淡马锡遭外来者侵略,依斯干达沙王(Sultan Iskandar Shah)弃岛逃亡。

1019
01   

硬陶残片

14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新加坡出土的陶器残片主要来自陶罐和陶瓮。陶瓮为一种容器,可用来贮存和运送食品或较精致的陶器。陶罐一般为圆腹附带双耳,有的则口小腹大,底部收小。

 

陶罐和陶瓮坚固耐用,一般可重复使用多次。那些表面呈平行凹痕的陶器碎片,很可能是来自捣磨食物的厨具。

02   

陶器

14世纪至15世纪

新加坡河北岸

 

14世纪的新加坡所使用的陶器大多是本地制造的。在新加坡河附近所发现的陶锅碎片要比在福康宁山上发现的来得多。有些陶锅碎片上能找到烟灰痕迹, 显示陶锅是的放置在炉子上的炊具。

1020

马来火炮

1800年代

金属

2001-01630, Z-0047-A

马来火炮的生产与制造可追溯到15世纪。文莱、马来半岛的丁加奴(登嘉楼)、亚齐王朝的苏门答腊、巨港、米南加保等,均设有火炮制作坊。这些火炮需顺应本区域情况加以改良,例如用于马来城堡炮台和海盗船上的火炮,外形较为小巧、轻便。

马来火炮的长炮管,一端是装火药的后膛,另一端则是炮口,由转轴支撑炮身重量。炮身也刻有花草图样,有些炮口设计成鳄鱼口,也有设计成飞龙或海豚模样的。

1021
01  

亚齐巴冷刀

19世纪

金属

xxxx-05089

 

亚齐巴冷刀是刀片宽度相等的单刃刀,刀柄以花草树木图案作为装饰。亚齐巴冷刀可能是亚齐战士在战场上用的武器。15571月,新加坡海峡爆发一场亚齐与葡萄牙军队的海上大战,许多亚齐战士在激战中阵亡。

02  

武吉士马来短剑

19世纪

金属

xxxx-04583

 

这把马来短剑可能产自马六甲海峡一带。武吉士马来短剑以手工精细见称,马来半岛曾引进这类武器。

 

1770年代,武吉士在马来世界的统治势力达到全盛,马来半岛西岸包括雪兰莪、双溪芙蓉和马六甲都属于他们的控制范围。东苏门答腊、柔佛廖内和霹雳首领也来向武吉士俯首称臣。相信武吉士马来武短剑就是那个时候传入马六甲。

03  

亚齐苏丹于游行队伍中

1600年代

1022

远洋而来的欧洲商船

马来苏丹、船长、香料贸易

《马来纪年》中记载,新加坡在14世纪遭到外来者的侵略,依斯干达沙王弃岛逃生,辗转到了马六甲建立马六甲王朝,并派遣水师将军(laksamana)驻扎在新加坡

1511年,葡萄牙在东南亚一带扩张其殖民势力,因觑见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而抢占马六甲,掀开欧洲列强在这一区域的殖民统治斗争。当时的新加坡属于柔佛廖内苏丹王朝。葡萄牙为了马六甲海峡南部入口的控制权而想侵占新加坡,与马来统治者展开争夺战。葡萄牙文献中记载,17世纪初已有港口总督(shahbandar)驻扎新加坡。

17世纪间,荷兰人开始在本区域扩张势力,并在之后的两个世纪内与葡萄牙人,当地的马来统治者,亚齐与布吉斯族等多方不同势力争夺本区域的贸易掌控权。最为戏剧性的一次交锋是在1603年,当时葡萄牙和荷兰两大欧洲强国的战船,就在樟宜岸外水域对峙。

1620年,荷兰佛兰芒商人雅克库尔(Jacques de Coutre)向葡萄牙献议,在新加坡兴建贸易港。

1023
01  

亚伯拉罕奥特柳斯所绘制的东南亚地图

1570

xxxx-01444

 

佛兰芒人地理学家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1527—1598年)所汇编的地图集《世界概貌》(Theatrum Orbis Terrarum)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图集。亚伯拉罕在这张1570年绘制的地图中,把马来半岛与整个东南亚连接成一块长形土地;在地图附录里把新加坡和附近几个小岛一起统称为Cincapura(新加坡拉)。地图上还绘上了美人鱼和其他虚构海洋生物作为插图,反映那个时代的绘图风格。

02  

亚齐

19世纪

版画

1993-00314

 

这是1750年代亚齐王朝首都班达亚齐(Banda Aceh)的全景图,图的前方可以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原作出自法国海洋兼地图测绘师雅克贝林(Jacques-Nicolas Bellin1703–1772年)之手。这幅画清楚地展现了各个聚居地和稻田的分布,足见贝林对细节的观察入微。

03  

樟宜岸外水域葡萄牙与荷兰海战地图

19世纪

2000-03732

 

1603225日,荷兰三艘军舰在新加坡东岸海域攻击葡萄牙商船圣卡塔琳娜号”(Santa Catarina),双方在海上经过一番激战后,载满昂贵丝绸与瓷器的葡萄牙商船落入荷军手中。当时领军的是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海姆斯凯尔克(Jakob van Heemskerk)。

 

这位荷兰将领挟持商船之举,引起其他欧洲国家的关注,其中荷兰律师休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便曾撰文宣称荷军此举的合法性,并辩称是葡萄牙商船干预公海导航在先。 格劳秀斯后来被公认为现代海洋法的鼻祖。

04  

马六甲

19世纪

版画

1993-00313

 

这幅画描绘了1700年代马六甲海港的地貌,画中葡萄牙的筑垒和马六甲河口清晰可见,前方则是荷兰船只。作品依据法国作家Abbé Antoine-Francois Prévost 1697— 1763年)出版的一套15卷著作《航海旅行记》(Histoire générale des Voyages)而绘制。

05  

霍士堡汤盘

19世纪

金属

1996-00193

 

詹姆斯霍士堡(James Horsburgh1762-—1836年)于1810年受委为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海道测绘师。他在任期内结合大量海洋测绘的资料及航海家有关水域的笔记,完成了多幅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峡的航海图。他在19世纪初出版的《印度航行指南》(India Directory)成了航海家在亚洲航行时必定参考的资料。

 

这个汤盘是霍士堡的同事在181810月献给他的纪念品表示敬意。霍士堡离世后,殖民地政府于1851年在白礁岛上建造了一座灯塔,以霍士堡名字命名纪念他的功积。

马来半岛上的几个早期王国如吉兰丹、丁加奴、吉打和柔佛,皆有自家通行的金币。这些金币按含金量分为两种面值,分别是古邦(kupang)和依马士(emas)。 一个古邦大概含有910格令(grain)重的黄金,一个依马士则有3640格令重的黄金

1700年代末,英属东印度公司设在加尔各答的造币厂也开始铸造钱币,并流通于新开埠的槟城殖民地。东印度公司铸造的钱币则采用银和铜铸造,面值较小,有 ¼ 元、 1/10元、半分及两分。

  

06  

葡萄牙——马六甲钱币

1500年代

N-1998-B; N-0325C, N-0325G

07  

柔佛——廖内钱币

1600年代

金属

N-0535

08  

加冷河青花瓷残片

(万历年间,1560年至1620年)

2014-00252 to 2014-00261

 

这些青花瓷残片是在加冷河口发现的,所在地正好临近港务总督沙哈班达(shahbandar)的官邸,这印证了加冷河盆地与河口曾是贸易活动中心,也是船只停泊处。

 

这类青花瓷器是中国为了出口市场需求而大量生产的外销瓷。而山水图样是各种器物上常见的图饰。在青花瓷器绘制山水画的做法始于15世纪初。

09  

英属东印度公司钱币(槟城)

1800年代

金属

N-1965, N-1410, N-1519

1024
01  

雅克贝林所绘制的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总督海峡地图

1755

xxxx-01468

 

雅克贝林(Jacques-Nicolas Bellin1703—1772年)于1741年受委为法国海道测绘局局长。这张地图标示出马来半岛西岸,其中一个地标为“Malaca”(即马六甲)。地图中也标示出新加坡海峡,就在一座名为“Pulo ou Isle Panjang”(法文,即长岛的意思)的小岛以南,相信这个小岛就是新加坡。

02  

武吉士战士

19世纪

版画

1993-00317

 

这张图是根据荷属东印度公司画家兼旅行家约翰尼斯纽荷芙(Johannes Nieuhoff1618—1672的原画复制而成。纽荷芙在画中以他一贯的画风,展现了武吉士人的面貌,这可能是最早以武吉士人为题材的作品。

03  

茶叶的加工制作

19世纪

亚瑟威尔摩

版画

xxxx-01353

 

茶叶是英中贸易的重要商品。这幅画反映了1840年代初茶叶的加工制作过程。版画依据地质学画家兼建筑师亚瑟威尔摩(Arthur Willmore1804—1872年)的原画绘制。

04  

乔治市

19世纪

约翰克拉克(John H. Clark)依据詹姆斯沃森(James Wathen)原画绘制

版画

xxxx-01107

 

原画作是一幅完成于1811年,记录东印度公司槟城殖民地全景的铜版画。正值1786年莱特船长(Captain Francis Light)开槟城的二十年后。画中可见沿海一带有大批商船往来,沿岸伫立着一排排的仓库。

1025

英国直辖殖民地 1819 – 1941年)

1819年,史丹福。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和威廉。法夸尔少校 Major William Farquhar)登陆新加坡,与当地的马来统治者订立条约,在新加坡设立贸易站。莱佛士当时宣布这个英属贸易站为自由港,对各国来往船只一律免征关税。此举让这座岛屿贸易港迅速繁荣起来,吸引了大批远至阿拉伯和非洲的海外客商。到了1850年代,新加坡已是东南亚的贸易中心。

1867年,新加坡与马六甲、槟城两地,成为英国在马六甲海峡的三大直辖殖民地,统称海峡殖民地。随着大英帝国势力日益壮大,新加坡也水涨船高,许多移民从马来群岛、中国和南亚等地涌来。这些外来移民有的是为贸易而来,但大部分是为了养家糊口在港口,种植园和马来亚的矿场工作。

马来亚的橡胶和锡矿业一片盛景,确实带动了新加坡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也提早奠定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到了1919年,新加坡欢庆开埠百年之时,这座小岛已蜕变为现代化城市,拥有世界第二大的干船坞,以及现代社会必备的许多便利设施如电源、汽车、国际电报和通讯设备等等。

1026

商业中心 1819 – 1867年)

打造自由港,摧毁荷兰垄断的魔咒

这个大英帝国直辖的自由港,自开埠以来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五年内,新加坡人口激增至万余人,从西部的直落亚逸延伸至东部的加冷港口,挤满了来自马来群岛、亚洲和欧洲的商船。这些船只满载货物而来,其中有印度的布匹和鸦片、中国的丝绸、茶叶以及陶瓷器,也有海峡殖民地的土特产如香料、珍珠、燕窝和龟甲等。

随着商船前来的还有中国和英属印度的劳工。他们抵埠后几乎扛下所有开荒、搬运、城镇建设等苦活。到了1830年代,华族已形成新加坡最大的族群,而华人头家(商人)主掌了19世纪的商贸活动。同阿拉伯、亚美尼亚、欧洲和印度的商人一般,华商涉足的业务包括区域贸易、地产、鸦片、胡椒以及甘蜜种植。

1819年,英国在新加坡开埠设港

1027

史丹福莱佛士爵士

现代新加坡创始人

史丹福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未来到新加坡之前,获英属东印度公司派驻马来群岛将近14年。1811年,他指挥英军攻战爪哇成功,先后受委为爪哇副总督(1811–1816年)及明古鲁 (Bengkulu) 副总督(1818 – 1822年)。

英国人崇尚自由贸易,莱佛士则看准中国贸易利润丰厚,一心想要建立另一个港口来控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他也对马来亚历史深感兴趣,希望传说中的马来之都淡马锡(新加坡拉王朝)能重现昔日的繁华1819年,莱佛士在威廉法夸尔少校(Major William Farquhar)的陪同下,出发前往廖内的林加群岛(亦译为龙牙群岛)考察,最后决定在新加坡建立新港口。他与苏丹胡申(Sultan Hussein)及天猛公阿都拉曼(Temenggong Abdul Rahman)签订友好同盟条约,继而委任法夸尔为首任新加坡驻扎官,自己则回返明古鲁。

莱佛士前后只在新加坡待了大约九个月,大部分时间是介于1822年至1823年之间。他在新加坡留下的政绩,包括制定城市规划蓝图整顿市容,建立现代法治以及创办新加坡书院(现在的莱佛士书院)。

1028

汤姆士。史丹佛。宾利。莱佛士爵士的肖像

1912

约翰。亚当逊临摹乔治。弗朗西斯。约瑟夫的原作而成(1817年)

油画

HP-0034

 

年轻的莱佛士显得气宇轩昂,自信儒雅,手中的稿纸、身旁写字桌上的纸张、墨水、鹅毛笔,还有来自爪哇的雕塑,在在突显了他的学者风范。

这幅画出自英国肖像画家乔治弗朗西斯约瑟夫(George Francis Joseph)之手,于1816年完成;当时莱佛士刚卸下爪哇副总督一职回返英国。莱佛士返乡后,致力完成他的巨著《爪哇的历史》(The History of Java)。此著作于1817年问世,在伦敦大受欢迎,莱佛士因此获封爵位。

这里展出的约翰亚当逊(John Adamson)临摹肖像,曾于1912年在维多利亚纪念堂展出。

1029
01

英国侵略舰队驶往爪哇途中,途经新加坡海峡

19世纪初

纸上水彩

1994-00305

 

早在新加坡成为英国贸易港口之前,新加坡海峡已是一条繁忙的航道了。18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出该公司史最大的一支侵略舰队 -- 九十艘战舰和运输船,浩浩荡荡地穿越马六甲海峡向爪哇挺进。不久,舰队攻下爪哇。当时年纪尚轻的莱佛士参与了这次远征的策划,他随后也当上了爪哇的副总督。

02

《爱丁堡广告人报》

1820120

纸张

姚氏夫妇惠借

 

1820年,一周两刊的《爱丁堡广告人报》(Edinburgh Advertiser)刊登了一封由一位不具名的东印度公司官员写于18198月信件的部分内容。信中提到他于一年前伴随莱佛士初登新加坡时,见到岛上仅有不超过30户的马来民宅。

他也对当时新加坡的发展予以充分肯定。并特别点名赞扬法夸尔少校,原因是法夸尔在马来族群中享有马六甲拉惹(Rajah of Malacca的称号,地位形同族群首领,因而提升了殖民地政府在马来族群中的声望。

03

站在巨石点(Rocky Point),回望新加坡

1819

约翰迈克尔霍顿 (John Michael Houghton)

灰色模拟浮雕画法

收录于霍顿的画册《罗斯船长勘测期间的中国海域与澳门景观》(Views of the China Seas and Macao taken during Capt. D. Ross’ Surveys by M. Houghton)

2012-00303

 

霍顿曾是勘测船《HMS发现号》上的海军见习军官。掌舵的罗斯船长本是水道测量员,曾帮助莱佛士于1819年在马六甲海峡入口附近寻获新的贸易港口--新加坡。

 

这幅画极有可能是现有仅存,描绘早期新加坡景观的作品之一,也是莱佛士于1819128日登陆新加坡时,一位现场见证人以绘图的方式留下的历史记录。

1030

莱佛士爵士致亚登布克上校的信件

1819610

纸张

XXXX-02730-002

这是莱佛士第二次到新加坡时写给已故威尔士夏洛特公主的侍从武官约翰彼得亚登布克上校John Peter Addenbrooke的信件。莱佛士在信中把新加坡比喻为我的亲生孩子,并直言不可能再找到一个比这里更具优势的地方,意指新加坡地处马来群岛中心且距离中国不远的优越地理位置。

莱佛士在信件背面强调自己的目的在于贸易,而非扩张版图;他期许这个自由港能最终打破荷兰人垄断贸易的魔咒

1031

史丹佛莱佛士爵士与苏丹胡申及天猛公阿都拉曼签署的《友好联盟条约》

181926

复制品

DP-0146a - f

这份条约标志着新加坡正式走入殖民地时代。条约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设立贸易站,以拥立胡申为新加坡苏丹作为交换条件,并让苏丹胡申和天猛公(Temenggong)在殖民地贸易中分一杯羹。这里展出的是条约副本,正本相信仍保存在柔佛。

条约签订后,其合法性却受到荷兰人的挑战,他们坚称新加坡属于荷兰领地而不承认条约。两国交涉数年后,终于在1824年签署《英荷条约》(Anglo-Dutch Treaty),把马来群岛划分为英、荷两大势力范围。

1032

威廉法夸尔少校

首任驻扎官

苏格兰籍的威廉法夸尔少将原为东印度公司旗下私人军队的官员,曾在印度与马六甲任职,并于1803年出任马六甲驻扎官。1818年,马六甲归还荷兰后,法夸尔开始和廖内王朝的协商。由于深谙区域政治,法夸尔和莱佛士顺利与马来统治者达成协议,在新加坡订立了1819年条约。

法夸尔受委为新加坡第一任驻扎官。由于他在马六甲颇得人心,因此吸引了很多贸易商、工匠和劳工随之前来谋生。短短两年内,新加坡人口就增长到5000人,港口贸易额则达到800万西班牙元。

不过,法夸尔与莱佛士在新加坡的治理上出现分歧。例如,法夸尔不顾莱佛士定下的城市规划蓝图,也不理莱佛士的反对,把赌博和奴隶买卖合法化。1823年,莱佛士解除了法夸尔的职务。法夸尔回返英国后,极力争取东印度公司承认他为开辟新加坡的功臣,不过最终宣告失败。

1033

威廉.法夸尔中校肖像

1830

复制品

John Bastin提供

1034

法夸尔抵达新加坡之前曾是马六甲的驻扎官兼指挥官 1803–1818年)。画中的马六甲古堡是葡萄牙在1511年攻占马六甲后建立的,因而成为欧洲称霸马六甲海峡的标志。

1641年,荷兰势力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后,对城堡作了改进。1795年,英军从城堡的东南门(见彩色铜版画)进入,接受荷兰的投降。英方随后在1807年下令摧毁这座城堡,以免敌人由此而威胁到另一个英属殖民地槟城的安全。

01

马六甲风景

1753

雅各布施莱 (Jakob van der Schley) 1726年)

彩色版画

2000-06658

02

通往马六甲古堡的城门

1814

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依据詹姆斯.沃森(James Wathen)原作绘制(1811年)

彩色铜临摹版画

xxxx-01115

03

马六甲总督府

1811

乔治.库克(George Cooke) 依据洛克(E. H. Locker)原作制作的临摹版画(1807年)

xxxx-01114

 

总督府(图右)又称为荷兰红屋”(The Stadthuys),是荷兰殖民地政府于17世纪下半叶建成的。画中与狗儿准备下楼的人物可能是法夸尔。1795年,英军占领马六甲之后,总督府便成为法夸尔的居所。画作中央是荷兰基督教堂。

04

葡萄牙人建造的马六甲古堡遗址

1835

斯基曼德伊默利 (Sigismond Himely) 依据巴泰勒米奥弗涅 (Barthélemy Lauvergne)的画作而绘制(1830年)

铜版画xxxx-01134

1035

银制餐桌饰盘

1824

银质、玻璃

1994-00053-001 to 010

这个银制餐桌饰盘是新加坡华人社群赠送给威廉法夸尔中校的离任纪念礼物,这显示法夸尔在治理新加坡期间深得亚裔社群的爱戴。

饰盘是由当时伦敦银器铸造公司布里奇与朗德尔Bridge & Rundle)铸造,共有三个烛台,中间的水晶碗可摆放水果。这类饰盘是当时英国富裕家庭餐桌上常见的摆设。

1036

文西. 阿都拉

早期新加坡的见证人

文西阿都拉(Munshi Abdullah)原名阿都拉宾阿杜卡迪尔(Abdullah bin Abdul Kadir),是著名的马来文学家,也是精通多种语言的书记。新加坡开埠不久,他便从马六甲南来。他的自传《阿都拉传》(Hikayat Abdullah)是新加坡最早也是最详尽的是重要历史文献之一。

阿都拉自幼学习马来文、阿拉伯文、淡米尔文和兴都文,因此博得文西Munshi,意即语言教师)的称谓。他在1811年就结识莱佛士于马六甲,后来因为通晓英语,在新加坡当了莱佛士的书记。阿都拉也同时担任殖民地官员、商人以及传教士的教师、翻译和通译。通过和这些人的接触,他对欧洲贸易和政治有了一定的了解。

《阿都拉传》记载了作者与莱佛士、法夸尔、欧洲人以及新加坡居民接触的谈话与体验。文西阿都拉也把当时的科技发展例如蒸汽船的发明等收录书中。此外,他也特别关心殖民主义对马来社会造成的影响。

1037
01

东印度荣誉号轮船毁于火海

手工着色复制品

根据T.H. Brown 刻版画所绘(1825年)

1994-00308

 

182422日,莱佛士与妻子苏菲亚(Sophia)登上东印度公司荣誉号The Fame)轮船,从苏门答腊明古连启航回英国。不料当晚因为船上乘务员一时不慎而引发大火。莱佛士与苏菲亚虽然安全逃脱,可是船上好几箱的莱佛士珍藏品,如马来群岛地图、马来字典、词汇单、历史资料、手稿、书籍、自然历史绘图,甚至是飞禽走兽和植物标本全毁于大火中。亲手协助莱佛士整理这些资料的蒙西阿都拉,事后得知心血全毁于一旦,心痛不已。

02

蒙西阿都拉遗嘱英译正本

1855

纸制

J. Koh收藏品

2000-05744

 

蒙西阿都拉 (Munshi Abdullah) 18541月,在他启程前往麦加朝圣的两周前立下遗嘱。他在抵达麦加不久后,疑因感染霍乱而病逝。

 

阿都拉的儿子胡申在父亲逝世之后要求将遗嘱译成英文版本。这里展出遗嘱英文译本后半部的其中一页,当中提到阿都拉儿子胡申(Hussein) 和萨尔玛 (Salma),并列出阿都拉的财产清单。阿都拉生前除了从事写作与翻译工作赚取酬劳外,也在欧籍商人朋友的建议下进行投资,积累了不少财富。

1038

约翰克罗福

城市建设的推手

约翰克罗福医生(Dr John Crawfurd)的经历也和前任驻扎官法夸尔中校相似,他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多年,在1823年受委为新加坡的驻扎官。在维持新加坡自由港的地位之际,他也必须征税以资助城市的运作。克劳福于是发放了典当行和火药、鸦片、烟酒贩卖等执照,同时把赌博合法化。他也下令建造公路和桥梁,并创办新加坡第一份报章《新加坡纪事报》(Singapore Chronicle)。

更重要的是,随着1824年《英荷条约》的签订,荷兰承认新加坡归属英国后,克劳福逼迫苏丹胡申和天猛公阿都拉曼签署新条约,把新加坡的全部主权和财产割让给东印度公司及其继承者。这项条约正式把新加坡割让给了英国,结束了马来王室的统治。

克罗福在1826年卸任后,返回英国,继续活跃于政坛,积极为新加坡争取成为直辖殖民地的地位。

1039

有别于前任驻扎官法夸尔的作风,约翰.克劳福(Dr John Crawfurd) 是一位疾言厉色的行政官,对马来风俗习惯的容忍度较低。对于法夸尔准许的斗鸡活动和奴隶制度,他一概禁止。此外,蒙西阿都拉形容克劳福摆架子,毫无耐心倾听啰里啰唆的投诉

1824年,克劳福对苏丹胡申和天猛公阿都拉曼施压,迫使他们签署条约把新加坡正式割让给英国。之后,他在新加坡和周边岛屿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航行,正式接管这些地方。

 

01

东印度公司驻新加坡的驻防部队列队步操下皇家山(福康宁山旧称)

1859

艾伯特亨利佩恩(Albert Henry Payne)依据格雷厄姆(C. Graham)的原画绘制而成(1839–1841年)

版画

XXXX-01313

 

画中远方海面可见来自欧洲与亚洲各地的船只,熙来攘往,非常繁忙。中央是新加坡河畔的定居点;这幅画充分显现了新加坡这座小岛在东印度公司强大军事力量支持下的蓬勃发展。

02

奴隶贩子和女奴

1854

彩色版画

1994-00299

 

这是欧洲画家笔下的奴隶贩子和三名女奴。奴隶制度是英国政府和马来统治者之间的一大争议点。虽然莱佛士爵士明令禁止奴隶买卖,但是,马来统治者们却持有不同的见解,坚持拥有奴隶是他们的传统特权。

03

斗鸡和它们的主人 1853 - 1862年)

C. W. Meiling依据奥古丝蒂 (Auguste van Pers) 原画制作的临摹版画

彩色石版画

1994-00296

04

新加坡海峡航海图

依据詹姆斯.霍尔斯伯格(James Horsburgh) 所绘之航海图复制而成

1994-00310

 

1819年,莱佛士与法夸尔就是靠这张航海图找到新加坡。航海图由东印度公司的水道测量家詹姆斯.霍尔斯伯格(James Horsburgh)绘制,记录了新加坡海峡的海水深度。然而,图中的新加坡岛轮廓并不很准确。

05

约翰. 克劳福的肖像

19世纪

依据约翰.沃森.戈登爵士(Sir John Watson Gordon)所作油画复制而成

HP-0044

 

这幅肖像中克劳福所表现的神韵还满符合人们对他的形容严厉而小气。不过,在担任驻扎官期间,克劳福在确保新加坡自由港的顺利运作之余,也看紧政府开支。他也意识到中国移民将有助于这个贸易港口的发展而鼓励中国移民前来。

06

新加坡地图

1828

版画,依据詹姆斯.富兰克林上尉和菲利普.杰克逊中尉的勘测绘制而成

XXXX-02072

 

这张地图依照孟加拉炮兵部队的詹姆斯富兰克林上尉(Captain James Franklin)和菲利普杰克逊中尉(Lieutenant Philip Jackson)进行的勘测结果绘成。它可能是第一张正确描绘新加坡岛轮廓的地图。

1040

在华利山上回望新加坡

1856

珀西卡彭特

油画

HP-0049

 

这幅画描绘了新加坡河畔大部分的定居点以及内陆地区。画中站在华利山(Mount Wallich) (此山于19世纪后半叶被夷平)由侍从撑伞的人物,可能是经常前来新加坡的廖内林加苏丹马末。

油画画家珀西卡彭特(Percy Carpenter) 曾旅居新加坡将近一年之久。

1041

早期的旅客

新加坡最初掠影

随着新加坡成为本区域必经的停靠港,来自世界各地、身份各异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包括探险者、博物学家、调查员和科学家。其中一些旅客把在新加坡看到的景物风光载入自传、回忆录、报告或者收入画中。例如,英国海员乔治温莎厄尔在他的著作The Eastern Seas1837年)提到:

新加坡就是整个马来群岛、甚至整个印度次大陆社会的缩影。在这里,中国人、马来人、武吉士人、爪哇人、巴厘人、孟加拉和马德拉斯人、帕西人、阿拉伯人,以及非洲人,在几英里路的范围内到处可见。

这里展出的画作来自水彩画集Erinnerungen on Singapore gem von E. Schlüter(画家施吕特笔下的新加坡回忆,1858年)。欧洲画作中鲜少出现亚洲居民肖像,因此这些画作是那个时代的重要记录。不过,如同其它欧洲画作,这些画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高度程式化、东方化的。

1042
这些画作来自水彩画集(《画家施吕特笔下的新加坡回忆》,Erinnerungen on Singapore gem von E. Schlüter 1858年)。关于施吕特的资料不多。虽然他笔下的亚洲人形象有些奇特,但其作品却不失为19世纪中叶新加坡的文化习俗和各类职业的重要存档。
01

马来婚礼

1858

施吕特

纸面水彩

HP-0064-i

02

新加坡华族移民写照

1858

施吕特

纸面水彩

HP-0064-a

 

这幅画刻画的三名华族男子形象奇特,焦点是他们的长辫子。其中一人的辫子长达脚踝,另一人的辫子则缠绕在肩膀上,另有一骑驴男子的辫子随风摆动。

03

龙根舞表演

1858

施吕特

纸面水彩

HP-064-j

 

马来婚礼游行中,新郎被村民簇拥到新娘家。除了新郎脚穿凉鞋之外,其他人都是打赤脚。

龙根舞(ronggeng)起源于爪哇。围观人群中包括一名戴着藤帽的华人。

04

劳作的印度洗衣工

1858

施吕特

纸面水彩

HP-0064-n

 

印度移民劳工一般从事洗衣行业。画家描绘了男洗衣工在水道中工作的情景。

05

笼中的老虎

1858

施吕特

纸面水彩

HP-0064-r

 

19世纪的新加坡由于种植商大事开辟种植园而威胁到虎穴,致使老虎经常出没郊区。老虎攻击事件与日俱增。英国政府因此悬赏捉拿老虎,图为猎人为捕虎而设下陷阱。

1043

佘有进

新加坡甘密王

出生于中国汕头的佘有进,1823年乘坐帆船南下新加坡,当时他充当船上的文员。登岸之后,由于工作的缘故,他在马来群岛一带漂泊了数年。后来在新加坡开设了商行,做起海峡土产代理商,成为欧洲和马来群岛贸易商的中间人。

1835年,佘有进开辟新加坡首个大型胡椒和甘密种植园,园地从里峇峇利路一路延伸到武吉知马和汤申路,全长13公里。英国染色与制革工业的兴起,对甘密的需求增加,甘密价格也水涨船高,佘有进的业务日益兴隆。因种植甘密致富,佘有进因此被人称为甘密王

佘有进是潮州社群十分敬重的领袖。他出资兴建粤海清庙,也是第一个潮州公会(今日的义安公司)的领导人。十九世纪中叶,新加坡发生帮会纠纷引发暴乱,殖民地政府无法维持秩序,要求佘有进等华人领袖出面调解才得以平息。

1044

1819年英国人到新加坡开埠设贸易港时,已有约20座由华人和马来人开辟的甘密园。到了1830年代,全岛的甘密园已激增至大约350座。

南来的华人种植商偏爱种植甘密和胡椒,因为这些农作物的的收成回报快,也无需特殊的种植技术或经验。甘密废料正好充作种植胡椒所需的土壤肥料。

01

标示甘密和胡椒种植园的新加坡地图

1868

纸张

XXXX-02078

 

这张地图显示了甘密和胡椒的大规模种植,其覆盖面远远超过新加坡河港口的聚居地。

02

甘密刀

20世纪

金属制

2005-01165

 

这把刀是廖内群岛上最后数个甘密园遗留下来的文物。甘密种植源自廖内,于19世纪初叶引进新加坡。

1045

商用代币是新加坡商人在开埠后推出的货币制度。这是商人们为了应对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政府没有供应足够的辅币而采取的措施。辅币短缺主要是因为东印度公司政府坚持使用印度卢比,即使遭到本地贸易商的反对,仍一意孤行。
算盘是华族使用的计算工具,大秤则是具有不同尺寸的称量工具,无论货物数量多寡,都可以胜任。

01

新加坡商用代币

铜质

N-3395-B (1826), N-3395-A (1826), N-3382-B (1835), N-3382-A (1835), N-3384-B (1831)  

02

大秤

二十世纪

金属、木质

xxxx-09208  

03

算盘

二十世纪

木质

Yip Lum Horn惠赠

2001-02213 

1046

来自英属印度的罪犯

城市的拓荒者

1825年至1873年之间,殖民地官员把大批印度罪犯运送到新加坡当廉价劳工,建设这座海港城市。到了1850年代,本地已有约3000名罪犯,其中大多数来自英属印度三大管辖区马德拉斯、孟加拉、孟买,还有锡兰。

因为熟悉欧式建筑的方法,被流放到本地的囚犯也参与建筑工程。他们除了修造公路,也清除新加坡河周边的沼泽地,以兴建商业广场(现今的莱佛士坊)和哥烈码头。早期欧洲城内的圣安德烈教堂、总督府(现今的总统府)以及位于福康宁山的政府办事处等,也都是由这些囚犯所建造的。

这些罪犯虽然全关押在勿拉士峇沙路的监狱里,不过视个别的罪行轻重和行为态度,他们仍可享有一定的自由。这些罪犯获释后,有的继续为公共工程局效力,有的则用积蓄做点小生意或买房子。

1047

石砖

19世纪

照片复制自麦奈尔(McNair) 著作Prisoners Their Own Warders”1899年)

这些石砖取自19世纪位于勿拉士峇沙路的监狱遗址(现为新加坡管理大学部分校舍)。监狱里关押了东印度公司从印度和苏门答腊的明古连(Bencoolen,现称明古鲁‘Bengkulu’)流放到这里的印度罪犯。

罪犯们在新加坡开埠后的不久抵达。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建造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物如霍斯堡灯塔和莱佛士灯塔等。

1048

苏丹胡申

新加坡首位苏丹

胡申沙(Hussein Shah),也称为东姑隆(Tengku Long),是苏丹玛末(Sultan Mahmud,统治时期:1762–1812年)的长子,他管辖的范围包括廖内、林加、现代新加坡以及柔佛。胡申在父亲逝世时不在廖内,因此武吉士副王乘势拥立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即位。

不过,胡申获得柔佛天猛公阿都拉曼的支持。两人于1819年同莱佛士签订条约,以准许英国在新加坡设立贸易港,换取英国支持胡申即位,莱佛士也付给予苏丹胡申和天猛公丰厚的酬劳。五年后,苏丹胡申和天猛公与驻扎官约翰克劳福签署了另一项条约,大幅增付他们所获得的现金回报,但也同时完全丧失了对新加坡的统治权。

从许多记载来看,苏丹胡申被描绘成一个软弱的傀儡,一生过着放纵奢靡的生活。他最终移居马六甲,并在1835年逝世。

1049

天猛公阿布峇卡

1866

苏格兰画家塔弗纳·诺特

布面油画

HP-0020

伊布拉欣之子阿布峇卡(Abu Bakar)1862年继承父位,出任天猛公。他在吸引新加坡商人到柔佛开辟种植园方面有功,也喜欢周游世界,曾到访欧洲、东亚和东南亚等地。他和英国政府交涉,让英方承认他为柔佛苏丹,从而享有现代柔佛之父之称。

这是阿布峇卡在1866年首次访问英国期间,由苏格兰画家塔弗纳·诺特(1816-1890)在爱丁堡为他绘制而成的肖像画。画中的阿布峇卡穿着当年和维多利亚女王会面时的同一套礼服,他右侧摆着的印度之星勋章(Most Exalted Order of the Star of India是女王颁发给他的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

1050

黄亚福的肖像

1924

亚历山大柯克 (Alexander H. Kirk)

布面油画

Mrs Vivienne Tan,夫人惠借,以纪念 SY Wong先生

黄亚福从广东飘洋过海到南洋谋生,落户新加坡后白手起家,后来在柔佛和新加坡建立事业,从事建筑承包、种植园及银行业。他与柔佛苏丹阿布峇卡私交甚笃,承建了柔佛多所皇室住宅和政府大楼,当中包括柔佛大皇宫(Istana Besar)

黄亚福在新加坡为苏丹兴建了泰瑟尔王宫(Istana Tyersall),迄今仍伫立原址的维多利亚纪念堂也是他所承建。新加坡第一家本地银行广益银行,就是由黄亚福在1903年创立的,他为华商在新加坡开设银行开了先河,也象征新加坡成为金融中心的重要起步。

这幅肖像是画家亚历山大柯克(Alexander H. Kirk) 依据黄亚福摄于1910年的照片为而创作的。柯克于1923年接受亲戚(时任海峡殖民地大法官沃尔特肖爵士Sir Walter Shaw 之邀,来到新加坡,受黄亚福之子 SY Wong.委托完成这幅肖像。

1051

早期的新加坡水域,海盗横行,对往来船只构成严重威胁。马来海盗凶残地攻击来自欧洲、中国和马来群岛的船只,掠夺财物,并且滥杀船员或把他们当作奴隶贩卖。

然而,当今有学者认为这些海盗实为长期在海上拥有主权的马来领导人及他们的追随者。他们因为英国势力扩张而受到威胁,为了捍卫自身利益而对过往船只发动攻击。学者们指出,这些海盗掠夺船只财物,不过是为了行使他们向往来船只征税的惯有权利。

01

罗罗岛附近发生的海盗攻击事件

1848

依据亚瑟.亚当斯 (Arthur Adams) 的画作临摹而成的手彩石版画 1843年)

lithograph after Arthur Adams (c1843)

1994-00302

 

这幅石版画是依据亚瑟亚当斯的原画绘制而成的作品,描绘了一艘英属小船《三宝垄号》在1844年遇上大型海盗船袭击的情景。当时,亚瑟亚当斯在船上HMS Samarang)挡任外科助理医生,英国海军军官兼勘测员爱德华巴尔契(Sir Edward Belcher)是掌舵舰长。他们不巧在马鲁古群岛的济罗罗岛岸外遇上海盗船。海盗用铜枪扫射并投掷长矛攻击英军。巴尔契与船员虽侥幸生存,却也在这场冲突中受了伤。

02

依拉农族海盗

1848

依据弗兰克马里亚特 (Frank Marryat)画作绘制成的石版画(1843年)

xxxx-01144

 

依拉农族是来自苏禄群岛(菲律宾旧称)的海民。他们经常在海上突袭船只劫财劫人,手段残暴,令人闻风丧胆。他们的舰队强大,往往多达数百艘船。

03

皇家山上举行的仪式

1856

Day & Son公司依据约翰.特恩布尔汤姆森(John Turnbull Thomson)原画制作而成(1846年)

彩色石版画

xxxx-01258

 

1846831日,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总督巴德沃尔 (Butterworth) 颁发了荣誉之剑给天猛公伊布拉欣 (Temenggong Ibrahim),表扬天猛公协助镇压新加坡水域海盗的功绩。

 

图中站立在皇家山中央、手持荣誉之剑的应该就是天猛公,旁边是他的侍从。这种英国统治者公开授予当地马来权贵荣誉的情景,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04

天猛公伊布拉欣的肖像

19世纪中叶

复制品

 

1819年,莱佛士与天猛公阿都拉曼联合签署条约,在新加坡建立殖民地。1825年,天猛公之子达因伊布拉欣继承父位,随后因协助英国政府镇压境内的海盗而获英方信任(尽管他本人涉嫌与海盗勾结)。

 

伊布拉欣独霸当地杜仲胶贸易,之后又邀请廖内和新加坡的华籍胡椒与甘密种植商在柔佛开辟种植园,因而累积了海量财富。1855年,伊布拉欣受英国殖民地政府委任为柔佛的最高元首。

1052

殖民地时期,海盗活动猖獗。这些海盗(俗称海民Orang Laut) 一般来自新加坡和马来群岛,也有来自苏禄群岛的依拉农族 (Iranun)。英军和荷军都曾大力打击海盗的据点,以图剿灭这群海上的掠夺者。

01

马来大炮

19世纪

Rita Wong 惠赠

Z-0177, 1992-00952  

这些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制作的大炮,是可朝不同角度与方向进行扫射的回旋炮。一般装置在防御围栏的四角。由于体积小巧,也经常被安装在马来船只的栏杆上。

02

炮弹

19世纪

金属

1992-01013

03

燧发枪

19世纪

金属

xxxx-03908

这类手枪是17世纪后叶欧洲军队普遍使用的装备。燧发枪设有放置燧石的装置,扣引扳机后,燧石会打到火门边上,点燃火药射发。直至19世纪初,欧洲军队仍在使用燧发枪。

04

弯刀

19世纪

金属、木质、毛发

xxxx-03864

这类弯刀是依拉农族海盗经常使用的武器。举刀朝受害者的脑袋或肩膀挥砍下去,足以一刀夺命。

05

伊班巴冷刀

19世纪

金属、木质

xxxx-03859

1053
01

宁阳会馆古钟

1879

黄铜

宁阳会馆惠赠

xxxx-04140

02

木制装饰板

19世纪

金漆木刻

宁阳会馆惠赠

W-O758

这些文物均属宁阳会馆所有。宁阳会馆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会馆,于1822年由来自中国广东省台山县的华侨创办,为广东移民的会所与祠堂。

03

铁匠和木工工具

铁器

1994-04244, 1994-04260, 1994-04263, 1995-01513,

1995-01517, 2000-07597, 2000-07601, 2000-07605,

2000-07606, 2000-07610, 2000-07613, 2000-07615,

2000-07621, 2000-07623, 2000-07628, 2000-07629,

2000-07680, 2000-07681, 2000-07683, 2000-07684,

2000-07687, 2000-07713, 2000-07729, 2000-07731,

2000-07732, 2000-07733, 2000-07736, 2000-07737,

2000-07744, 2000-07751, 2000-07753, 2000-07754,

2000-07756, 2000-07757, 2000-07758, 2000-07761  

殖民时代初期,大批军人与劳工受雇清理新加坡河南岸的沼泽地、建造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其中,清理新加坡河岸沼泽地的工程便动用了两、三百名劳工与监工。

1054

里维尔铜钟

1843

铜铸

xxxx-04141 

这座铜钟的铸造者是美国波士顿爱国志士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当年美国驻新加坡首任总领事约瑟夫马里士他(Joseph Balestier,任职于1837–1852)是里维尔女儿玛丽亚 (Maria) 的丈夫

 

玛丽亚将这座钟捐赠给圣安德烈教堂,条件是教堂每晚八点必须敲钟,提醒还在城里游荡的水手返回船上,并让居民在夜里提高警惕,慎防劫匪和袭击事件。

1055

政府大厦前大草场

1851

约翰特恩布尔汤姆森 (John Turnbull Thomson)

帆布油画

霍尔琼斯夫人(Mrs. F. G. Hall-Jones) 惠赠

HP-0054

这幅画显示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场(the Padang)是当年社交活动的中心。画作虽想体现出新加坡多元文化社会的浪漫理想,但画中的欧洲人或骑马或坐车,全属于高尚的阶层,而亚裔平民在大草场或站或坐,这种不期然的对比,隐约暗示欧洲人才是这个殖民地的当权者。

 

汤姆森于1841年至1853年期间担任新加坡首任官方土地测量师,也是一位无师自通的画家,所绘制的部分画作成了早期殖民地风貌的重要记录。

1056

赛义德奥马尔阿裕尼

信仰虔诚的商人

赛义德奥马尔阿裕尼(Syed Sharif Omar bin Ali Aljunied )是最早到新加坡经商的阿拉伯贸易商之一。阿裕尼来自也门的哈德拉毛(Hadhramaut)地区,1816年到苏门答腊谋生,靠售卖香料发迹。他与哈德拉米贸易商建立的区域联系网从红海一直延伸至马来群岛。此外,身为回教徒,同时也是赛义德(即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他深获马来统治者的信任。

新加坡开埠后不久,阿裕尼就与叔叔定居于此。通过贸易与房产投资,他的生意日益繁荣。阿裕尼也是人们敬仰的宗教领袖和慈善家。他在1820年出资建立了本地第一个宗教活动场所:奥玛甘榜马六甲回教堂(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也捐地兴建圣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以及一所平民医院(后来的陈笃生医院)。

1057

早在新加坡开埠之前,阿拉伯商人已活跃于东南亚一带。17世纪时期,位于苏门答腊的亚齐,不但是东南亚群岛西部最强大的王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回教中心,因此吸引了不少阿拉伯商人前来经商。

18世纪中叶,居住在苏门答腊巨港(Palembang)的阿拉伯移民成为苏丹的贸易代理。1820年间初期,赛奥玛阿裕尼 (Syed Omar Aljunied.)随同首批来自巨港的阿拉伯贸易商抵达新加坡。

01

巨港

1815

约瑟夫杰克斯(Joseph Jeakes),可能依据威廉索恩(William Thorn)的原作绘制而成 (1812)

彩色铜蚀版画

1994-00294

02

被围攻的巨港

18世纪初

皮特..德尔 (Pieter van der Aa)

彩色版画

1993-00397

 

17世纪后叶,荷兰因继承权问题与马来领袖起冲突,遂出兵攻入巨港。画中显示堡垒和船只受到袭击,图中左上角阿拉伯聚居地马达普利 (Matapuri) 和巴马干吉安 (Bamagangian)在这场冲突中幸免于难。

03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图(1828年)

雕刻,以菲利普杰克逊中尉的规划图为蓝本

xxxx-02072

 

阿拉伯人是最初抵埠的商人族群之一,早在1820年代他们已经来到新加坡,尽管人数不多,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忽视。这在执行工程师兼勘测员菲利普杰克逊中尉(Lieutenant Philip Jackson)绘制的首张新加坡城市规划蓝图中可见一斑。规划图是顺应莱佛士的要求,为各族群划定区域,其中阿拉伯人也占据一席之地。

04

租赁收据

1869

纸张

1995-03757

05

拍卖通告

1860

纸张

xxxx-115-03760

 

.奥玛阿裕尼可能是首个把贸易盈利投资到本地房地产的阿拉伯人。这张收据记录他把位于新加坡河附近马吉路 (Market Road) 房产出租后所得的十元租金。展出的拍卖通告则发布了186021日,商业广场(本地华人称士库街,现为莱佛士坊)附近高价有地房产出售的消息。

1058

19世纪时,前往麦加朝圣的马来群岛回教徒必须过境新加坡,再转乘蒸汽船到麦加。当时的蒸汽船业多被本地阿拉伯人如赛奥玛阿裕尼和赛莫哈末阿末阿沙哈(Syed Muhammad bin Ahmad Alsagoff) 所小。

归来的朝圣者为了偿还旅行欠下的债务,有时得为阿拉伯人打工。打工地点包括阿沙哈在柔佛西南部的龟咯岛(Kukup island) 上的种植园。

01

来自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和苏拉威西的回教朝圣者在沙地阿拉伯城市吉达拍摄的照片的复制品(19世纪)

史努克许尔赫洛涅(Snouck Hurgronje) 收藏品

纽约公共图书馆电子图部门提供

02

君士坦丁堡园丘的纸币,面值分别为一元和两毛半

1878

纸质

1999-01506, 1999-01504 

这些纸币由阿沙哈位于龟咯岛的君士坦丁堡园丘发行,供种植园的员工使用。

03

朝圣使用的物品

回教徒到麦加朝圣时所使用的私人物品:(从左到右)回教朝圣服(一件式白袍)、回教念珠、刷牙的工具、眼线膏(用于加深眼睛的轮廓)、宝石纪念品和一盏油灯。

1059

陈笃生

非凡的头家

从马六甲迁居新加坡的陈笃生是一位峇峇(也即土生华人)。他原以卖菜为生,白手起家后,成为海峡殖民地最著名的头家(华商)及慈善家之一。

 

因其峇峇背景,陈笃生不但能说多种语言,而且交游广阔,和不同族群的商人通商均无往不利。后来,他和英国商人合伙投资房地产,获得丰厚的回报,渐渐积累财富。

 

陈笃生乐善好施,尤其关心社会贫民。他为贫民建设了一所平民医院(后来的陈笃生医院),自1843年至1850年逝世为止,他出钱安葬了超过千名客死街头的华族贫民。此外,他也捐款资助建设天福宫。天福宫成了华人社群的聚集地,尤其是福建人。,初到本地的中国移民也来这里进香。

1060
01

陈笃生肖像

19世纪

复制品

XXXX-13025

 

陈笃生是早期从马六甲移居新加坡的土生华人之一,于1820年代落户新加坡,并很快地成为本地富商兼慈善家。

02

从柏玛山俯视直落亚逸湾

1860年代初

可能是约翰汤姆森的作品

复制品

2001-02535

 

当年许多经由海路抵新的移民劳工在直落亚逸湾登陆,人们在邻近柏玛山就能俯视直落亚逸湾。柏玛山是该地沿海最高的山丘,于1905年遭夷平,山土用作填海工程。

03

天福宫

1880

兰贝特照相馆 (G. R. Lambert & Co.)

复制品

1994-05102

 

位于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reet)的天福宫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庙宇。当年许多南来的华族移民在直落亚逸湾登陆,上岸后直奔天福宫祭拜护航之神妈祖,感谢妈祖保佑他们平安抵达。

04

第二所陈笃生医院

1876

复制品

1994-04838

 

新加坡第一所平民医院(pauper hospital)由华侨领袖陈笃生出资建造,于1844年完工,原址在珍珠山。1861年,医院搬迁至位于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Plain)的新院址。

1061

当时在新加坡流通的货币很多。最通行的货币之一是西班牙银元。西班牙银元 是菲律宾于16世纪成为西班牙殖民地时引进本区域的。此外,荷兰货币的使用率也颇高。 1822年,为了抗衡西班牙银元,英国东印度公司试图把印度卢比设定为新加坡的标准货币。然而,此举却遭到新加坡商人的抗议,他们认为西班牙银元是本区域最通行的货币,改用印度卢比必然影响生意。

 01

西班牙银元

1797

银质

N-0553

 
 02  

东印度公司货币:1卢比;½卢比;¼卢比;¼安娜

19世纪,1839

银质、青铜质

N-1276, N-1214, N-1215 B. N-1274 c + d, N-1275 a + d

 03  

新加坡商用代币和雪兰莪州的钱币

19世纪

铜质

N-1999, N-2000, N-3384 a + c

 

商用代币是新加坡商人提出的货币制度。代币以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荷兰铜币为基础。有些商用代币印有马来州府的名字,如雪兰莪州,有些则只在某些地区流通。

 04  

荷兰东印度钱币

1820年代–1830年代

银质、铜质

N-0428, N0429, N-1103, N-0531 b + c


1062

在航海的年代,贸易活动的进行取决于季候风的风向。来自中国的平底帆船和英式快速帆船乘着十一月至二月的东北风纷至沓来。开往中国或印度的船只则须待到四月份西南风刮起时才启航。

 

同样地,马来群岛的商船也得依赖不同的季候风。每年的六月至九月份,是来自婆罗洲的商船,九月、十月是武吉士的巴德瓦冈船”(padewakang)

 01

皇家山风景

1840年代

彩色版画

2000-06671

这幅版画的焦点是大海中扬帆航行的三艘船。相信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属船只,也称为东印度商船,规模如同战舰,负责将鸦片、棉花和其它制成品从孟买运送到中国。版画依据一幅由名英属印度军官的原作绘成。这名军官曾于18405月远征广东时,途经新加坡

 02  

新加坡河口

19世纪

彩色版画

2000-06674

 03  

福康宁山俯瞰新加坡河和市镇

1865年代

文森特布鲁克斯 (Vincent Brooks)

石版画

xxxx-01514

 

这幅石版画描绘了新加坡河岸旁的货栈 (godowns)Godown”这个英文词源自南印度泰卢固语和淡米尔语中意指货仓的gidangikidangu。新加坡河的货栈主要存放海峡殖民地的土产如胡椒、肉豆蔻、丁香、燕窝、鱼翅和龟甲等。

 04  

从皇家山俯瞰新加坡

1885

艺术家马丁(L. C. Martin) 依据画家威廉普林塞普(William Prinsep)原作绘制而成

彩色版画

2000-06660

 05  

新加坡海滨景观

阿恩斯特(A. Arnst) 依据威廉格雷(William Gray) 原画绘制(1861年)

彩色石版画

xxxx-01259

 

码头上挤满了各种船只,计有武吉士船、吗洋船、中国帆船、欧洲横帆帆船、左边远处的快速帆船以及左下角的蒸汽船。右边的远处是福康宁山和山上的旗杆。

 06  

新加坡海港景色

1850年代

中国贸易画

油画(帆布)

1997-00721

这幅新加坡滨海风景图采用中国贸易画风格绘制而成。中国贸易画指的是出口到欧洲市场的通商口岸风景画,是中国画师发展出来的绘画类别。负责作画的不知名画师可能从未到过新加坡,因此画面中的建筑物并没有精确反映现实所见。尽管如此,前景中在海上穿行的各类船只,是当时新加坡海港繁忙热闹的真实写照。占据画面中间的是英国明轮蒸汽机船,在它左右两侧的是法国和美国商人帆船,以及从暹罗南来的中国帆船。另外还有体积较小的马来船只,如沿岸而行的舯舡和在远处的马来帆船。

 07  

新加坡码头入口处

1892

依据威廉代萨利斯(William Fane de Salis) 的原作临摹而成(1848年)

石版画

xxxx-01330

 

这可能是当时的新码头东面入口处(现为吉宝码头)。中央的帆船相信是艘暹罗船。早在1826年,新加坡已成为暹罗帆船航行于马来群岛间必停的重要港口。这些船只载送的货物中属白糖最值钱,因为那是能转口出售到欧洲的货物。

 08  

新加坡转口港聚居地

1841–1846

版画,以欧内斯特奥古斯特辜比 (Ernest Auguste T. Goupil,上图) 和路易乐布列塔尼 (Louis Le Breton,下图) 的原画临摹而成 1839年)

xxxx-01286

 

皇家山(福康宁山旧称)的小山坡是旅行艺术家和摄影师热爱的地点。上面一幅石版画描绘了一群阿拉伯商人在皇家山野餐的情景,下面一幅则刻画了新加坡河岸与陆地衔接的部分。这些风景皆出自法国探险家儒勒.塞巴斯蒂安.塞萨尔.迪蒙.迪维尔(Jules Sébastien César Dumont d’Urville)的地图集。

 09  

皇家山上的旗杆

1840年代

彩色版画

2000-06672

 

1840年间,从伦敦寄出的信件需要超过一个月才能送到新加坡。每当有船只抵岸,皇家山上的旗杆便会挂上旗帜。红色旗帜代表伦敦船而黄色旗帜则代表中国船。

 10  

中国式平底帆船

1857

版画复制品

xxxx-01512-001  

 

这幅版画刻画了停泊在海滨的两艘中国平底帆船以及数艘貌似马来亚矩形帆帆船(独木舟)的小船。大帆船船帆高扬,看似刚刚抵达,小船上的华人船夫正努力地把船划向大帆船。

 11  

从码头回望新加坡

1860年代

版画,依弗兰克.马里亚特 Frank Marryat)原画绘制而成(1843年)

1991-00286

 

画中的皇家山居高临下,可俯视水平线上的建筑物,包括圣安德烈教堂与其尖塔。画中有几艘中国平底帆船和两艘较小的舢板。舢板是马来群岛特有的船只,用以捕鱼、载人、载货和进行贸易。小舢板的船员可以卸下帆船上的货物再转运去河岸。

 12  

新加坡河上的中国平底帆船

1841 – 1846

拉普兰特 (C. Laplante) 临摹路易乐布列塔尼( Louis Le Breton)的原作而成

彩色版画

2000-06667

 

1835年,新加坡与中国进行的贸易中,有将近一半的货物是靠中国平底帆船运载的。这些帆船为中国市场搜集海峡殖民地的特产,同时也为新加坡及马来群岛区域的华族移民提供了中国农产品,包括甜食、盐渍干制食品、菜干、药物、陶器、地砖和丝绸等。

 13  

新加坡海港景色

1850年代

中国外销画

帆布油画

HP-0082

 

这是一副描绘新加坡海港景色的中国外销画,绘画风格与右边作品(海港景色之十六)相近,不同的是前者的滨海景观更为广阔。画面前景进入眼帘的是几艘欧美商船,背景建筑物除了画面中间的圣安德烈教堂(圣安德烈座堂前身)、教堂右侧的新加坡书院(今莱佛士书院)以及位于现称福康宁山山顶的总督府之外,其他则无从考究,难以辨认。

 14  

梧槽河

1866

版画,依据费多尔.伊戈尔(Fedor Jagor) 的原画绘制而成(1857年)

xxxx-01270

 

梧槽河(Rochor River)位于苏丹宫殿所在的甘榜格南,许多来自廖内和马来群岛的商贾因此不到新加坡河,选择到梧槽河或毗邻的加冷河进行卸货或交易。

 15  

武吉士巴德瓦冈船

19世纪

复制石版画

xxxx-01043-001

 

武吉士巴德瓦冈帆船是苏拉威西商人前来新加坡时所乘坐的航海工具。商贾们在途中搜罗海峡殖民地产品和纱笼以换取英国和印度的制成品、鸦片和生丝。这些商贾抵新后暂居甘榜武吉士(Kampong Bugis) ,直到风向转换,再乘船回家。

 16  

新加坡风景

1852

查理-尼古拉勒梅西埃 (Charles-Nicolas Lemercier) 依据巴泰勒米洛韦尔涅 (Barthelemy Lauvergne) 原画临摹而作(1837年)

彩色石版画

xxxx-01402

 

1837年,海事画家巴泰勒米洛韦尔涅 (Barthelemy Lauvergne)在环游世界时,曾停留新加坡。这是他当时描绘新加坡的风景画,但画中的新加坡地形却与实景有所偏差。皇家山右侧少了建筑物,山势也显得过于平缓。

 17  

新加坡河

1851

文森特.布鲁克斯 (Vincent Brooks) 依艾德文.奥古斯都.波彻 (Edwin Augustus Porcher) 原画绘制而成

彩色石版画

xxxx-01267

 

画中所见是新加坡河两岸的货栈及河上的汤申桥。左边应该是一艘爪哇贸易船,堤坝上围着纱笼的男子可能是船长。右边是掌管港口的英国驻新海军侍从官(Master Attendant) 办公室。


1063

港口城市(1867 – 1900年代)

东方利物浦

1867年,新加坡连同马六甲和槟城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之后的数十年里,迅速发展为一个与世界各地紧密联系的城市。随着蒸汽轮船的普遍、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新加坡的贸易量在1873年至1913年间增长了八倍。

新加坡和大英帝国的关系也在逐步深化。1870年,随着与英国电讯的开发,带动了国际银行交易,也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1874年,英国与霹雳州签订《邦咯条约》(Pangkor Treaty),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对马来半岛的控制权,为新加坡带来更多贸易与投资的机会。

到了1900年代,新加坡总人口激增逾225000人,比1867年多了整2.5倍。这当中,有些人致富了,但绝大多数的人仍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挣扎求存。 因此,社会矛盾偶有发生,例如1876年的邮政局大暴动1888年的“‘五脚基暴动

1867年,新加坡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064
 01

山坡上的洋房

1857

珀西卡彭特

水彩画(纸本)

HP-0112

英国画家珀西卡彭特于1850年代后半期曾旅居新加坡,这幅水彩画是他在当时完成的作品。画中描绘一栋伫立新加坡某山坡的西式别墅,旁边的旗杆上飘着一面丹麦国旗。这栋洋房应为丹麦领事乔治哥顿尼可(George Garden Nicol)的房产,尼可在当年曾是规模庞大的豆蔻种植园--Sri Menanti Estate的主人。背景右侧绘有另一栋房子,体现了画家偏好采用全景图格局的绘画特色。

 02

经禧山俯瞰新加坡

1858

珀西卡彭特

水彩画(纸本)

2017-00047

 

珀西卡彭特以水彩入画,捕捉从经禧山俯瞰新加坡的全景图。前景人物为经禧山洋房主人约翰詹姆士格林希尔兹(John James Greenshields)和他的夫人。格林希尔兹在当时是英国人大企业牙直利公司的合伙人,也是新加坡市议会会员。画面中央绘有皇家山(今福康宁山),左右侧分别为苏菲亚山和因士迪申山。

 03

新加坡的殖民地洋房

1857

施吕特

油画(帆布)

1992-00200

 

这幅画是奥地利画家施吕特在1850年代途径新加坡时完成的作品。图中描绘一栋殖民地洋房,左侧有一面商船旗帜在空中飘扬。洋房主人很可能就是前景中身穿蓝色大袍、头戴白色头巾的阿拉伯男士,说不定他就是在丹戎巴葛拥有房产的富商赛义德阿都拉奧玛阿裕尼(Syed Abdullah bin Omar Aljunied)。

19世纪末叶,新加坡河及海滨以西至直落布兰雅(Telok Blangah)一带是商业活动聚集点,四处可见在进行买卖的商贾和勤奋工作的苦力,南来的新移民也在附近的庄士敦码头登岸。

随着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通航,横越海洋彼岸到新加坡来的蒸汽船络绎不绝。位于直落布兰雅的新深水港(现为吉宝港)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欧洲商人前来贸易。当时最大的港口经营公司是丹戎巴葛船坞公司,1879年就拥有占地300英尺的码头,拥有两个维修船只的干船坞。

 04  

信函往来之间

1890年代

照相凹版复制品

XXXX-14796-003, XXXX-14796-004 

 

在蒸汽船发明之前,来自伦敦、印度和中国的书信需要花费数个月,甚至一整年的时间才由海路送达。自1845年有了蒸汽船后,船只每个月都会捎来书信,大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新加坡成了东南亚及其他各国的邮件配送中心

 05  

从芬礼逊埔(Finlayson Green) 遥望码头

1900

明胶版画复制品

1991-00725  

 06  

新港入口

1890年代

兰贝特影相馆(G. R. Lambert & Co.

蛋白印相复制品

1993-00285-019 

 

1900年,新港改名为吉宝港,取自英国远东司令亨利吉宝(Sir Harry Keppel)之名。吉宝爵士早在1830年代就发现这个天然深水港具备发展成港口的有利条件。1840年代,他也因在这片水域上大力打击海盗而闻名。

 07  

丹戎巴葛船坞

1890年代

兰贝特影相馆(G. R. Lambert & Co.

复制品

1993-00285-022

 08  

庄士敦码头  

1903

兰贝特影相馆(G. R. Lambert & Co.

复制品

1995-01586

 09  

夜间给船只装煤

1890年代

木刻版画复制品

2000-06688

 

蒸汽船需要停靠到加煤站以补充燃料。在运送煤炭的船上,苦力们不停地将沉重的煤炭盛装在竹箩里,再由大竹竿吊到蒸汽船上,每小时平均要装卸大约200公吨重的煤炭,工作非常辛苦。1914年之前,新加坡是唯一拥有如此大规模设施的区域港口。


1065

人力车夫

沿街挨户的接送生涯

殖民地时期的新加坡,没受过教育但身体健壮的华族移民,一般都会去当人力车夫。装置了两个大轮子的人力车, 1880年至1930年代之间由日本传入,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因为车资低廉(19世纪末是每英里6分钱),而且可以从市镇到乡村,跑遍全岛各个角落。人力车夫的生活十分艰苦,每日工作长达1012小时,只能赚取三四毛钱。乘客高矮胖瘦都有,人力车夫必须天天任劳任怨地拉着几百磅的重量,以骏马健行的速度奔走全岛接送。

这份工作对体力的要求甚高,因此苦力们一般做个五到七年就返回中国老家。从事这个行业的原本以广东和福建人居多,到1900年,则以福州和兴化籍车夫为数最多。

 

人力车

19世纪末叶

综合材料

FL-0423

人力车,又称东洋车或黄包车,最早起源于1868年的日本。人力车一词也是从日文"jinrikisha"的汉字沿袭而来。人力车约在1880年引进新加坡,成了当时人们最主要的廉价交通工具。

当年的人力车或是从日本进口,或是由本地制造,不过后者的质量一般比不上进口的。由于新加坡气候炎热,再加上高使用率,人力车如果保养得好,最多可耐上五年。这里展示的是一部单座人力车。

新加坡街头见闻

视频所见的档案影像是20世纪初在新加坡所拍摄的。人力车是那个年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人力车穿梭在马车和牛车之中。

档案录像片由新传媒提供

1066
 01

海峡华人片状腰带

20世纪初叶至中叶

金质

GL-0002

富裕的海峡华人妇女一般的装束是baju panjang (马来语,长衣之意)和kebaya 卡巴雅,马来语,指女装上衣),再系上腰带。她们的腰带都雕上了精美而半抽象的花草动物图案,奢华抢眼。这条由多片金片拼接而成的腰带有一个设计形同眼眸的搭扣。

 02

苦力链条腰带

1900年代

银质

2000-07367

这条简单的链条腰带可能是某个人力车苦力自己制作的。人力车夫们一般的装束是蓝色或黑色短裤,配戴遮阳草帽,以躲避烈日的曝晒。从帽子顶端的形状可以判断出他们的籍贯或所属的宗族。

人力车夫拉车时,一般是打着赤脚或穿着草鞋或橡胶凉鞋。20世纪初叶,政府颁布法令要求人力车苦力工作时必须穿着上衣。


1067

林文庆医生

医生、学者、社会改革者

林文庆医生,为新加坡的英国人与华人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促进了解。

这位海峡土生华人(俗称峇峇)是获颁英女王奖学金的第一位华人,负笈英伦,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1893年,林文庆学成归国后,在直落亚逸街开设私人诊所。两年后,他受委出任海峡殖民地立法议会委员时年仅26岁。

1896年,林文庆领导一个调查委员会,深入调查大部分民众面对的恶劣生活条件问题,并建议先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着手。他的事业成就斐然,曾任太平绅士、市政委员以及华人参事局参事。林文庆促使殖民地政府正视贫困民众的生活问题;对社会四大罪恶”——赌博、酗酒、嫖娼、抽鸦片烟,尤其关注。

 

林文庆医生为社会作出了诸多贡献,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在19世纪末叶促使社会正视贫苦民众的困境,让英国殖民政府认清平民百姓居住环境之恶劣,很多时候是好几户人家共住在一个拥挤的店屋楼层,或者生活在脏乱的村子里。

缺乏知识与贫困促使疾病蔓延,助长不良卫生习惯。例如倒夜香,意即用木桶收集粪便。市政当局尝试引进市镇污水收集系统,但收效甚微,直到1920年代,情况才有所改善。

 01

林文庆肖像

20世纪中叶

油画(蛋白印相)

1999-02743-002

 02

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颁给林文庆的奖章

1888—1891

纯铜含量高的青铜制品

XXXX-08878, XXXX-08879, XXXX-08880, XXXX-08881, XXXX-08882, XXXX-08883

 03

夜香桶 (粪桶)

1900年代

白铁质

2000-07343

 04

中国街(俗称赌间口)

1890年代

照片复制品

1995-00567

 05

福建街

1890年代

蛋白印相复制品

1995-00570

 06

乡村小径

20世纪初叶

明胶版画复制品

XXXX-14823-164

 07

新加坡河风貌与在地原住民棚屋

20世纪初叶

明信片复制品

1994-05150


1068

华人半身铜像

1939

威廉.乔治.史德龄

青铜与花岗石基座

威廉.乔治.史德龄惠赠

这座无名的年长华族绅士头像是雕刻家威廉乔治史德龄(William G. Stirling)赠予新加坡的礼物。这座头像反映了史德龄构想中殖民地时代典型的富裕敦厚的华商形象。头像底座用本地花岗石制作,石上镌刻了中英文铭文,内容赞颂为新加坡和海峡殖民地的繁荣做出贡献的人士。

史德龄1921年至1931年间担任助理华民护卫司。他乘工作之便,大量收集华族私会党的资料和文物,至今保留下来的大部分文物是他当年在突击搜查行动中搜获的。右边展览厅展出一部分史德龄的收藏品。

1069

威廉毕麒麟

华人的护卫司

毕麒麟是新加坡首位通晓中英双语的欧洲官员。他在1877年受委负责保护移民利益的事务,出任华民护卫司署首任护卫司,着手管制移民事务,制定政策要求劳工代理登记注册,加强实施劳动合同,并对雇主进行检查。

 

华民护卫司署也鼓励新客(新移民)向当局寻求帮助,而不是求助于友好结拜兄弟或秘密帮会(私会党)。当年帮会组织一般会为刚南来的新客找工作、谋福利,或提供各种生活上的援助。其实并非所有帮会组织均从事非法活动,但由于帮会组织往往须奉行种种仪式和帮规,对英殖民政府而言,一概视为私会党

 

毕麒麟接手管治后,规定友好帮会组织向护卫司处注册登记,却也同时削弱了帮会组织的独立性。1880年代,一些私会党公然作奸犯科,1887年更爆发了私会党徒企图刺杀毕麒麟的事件。这次袭击事件导致毕麒麟头部重伤,不得不在隔年卸下官职退休。

1070

海峡殖民地第14号通告复制品

1887825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NL 1108

这张禁令,是1887年华民护卫司毕麒麟遭潮州木匠蔡亚惜袭击而险些丧命后,向华族社群发出的。刺杀事件后,殖民地政府宣布暂停所有在公共场所举行的传统节日仪式,包括同年的农历七月中元节节庆活动。

1071

1921年至1931年出任助理华民护卫司的史德龄在任期间所搜集的私会党文物,成为了今天的威廉史德龄收藏the William Stirling Collection)。这个容器装着的是新成员入会仪式所使用的香案用具。

入会仪式的高潮是在坛前滴血盟誓,入会者也会就地剪掉辫子,以示其反清复明的决心。

此处展品均源自20世纪初叶

 01

关帝像

复制品

1996-02824

 02

仪式旗

纸质、竹制

1996-02825 to 02834, 1996-02837 to 02850

 03

祭坛容器

木质、红纸

1996-02792

 04

硬币

铜制

1996-02760 to 02762

 05

祭祀用的纸钱

纸质

1996-02822

 06

算盘

木制

1996-02804  

 07

宝塔

黄铜制

1996-02798-001, 1996-02798-002

 08

白瓷香炉

瓷器

1996-02793-001, 1996-02793-002

 09

桃木剑

桃木材质

1996-02851

 10

蜡纸伞

木质、蜡纸

1996-02836

 11

草鞋

稻草制

1996-02880-001, 1996-02880-002

 12

念珠与手镯

木质

1996-02797-001, 1996-02797-002

 13

玻璃、金属

1996-02796-001 to 003

 14

量秤

象牙、木质、金属

1996-02805-001, 1996-02805-002

 15

刻度尺

木质

1996-02803

 16

白色扇子

纸质、木质

1996-02821

 17

镜子

玻璃、金属

1996-02794

 18

剪刀

合金钢

1996-02806

 19

茶壶茶杯

瓷器

1996-02799-001 to 005

 20

瓷碗

瓷器

1996-02799-006

 21

鸦片烟枪

黄铜与珐琅

1996-0282

 22

砚台、墨水台、毛笔

石头、木竹、狼毫

1996-02823-001, 1996-02823-002, 1996-02800, 1996-02802


1072

私会党的会员证都需要盖章,否则无效。这些印章一般是木刻,然后沾上朱漆或墨水,印在布条或纸张上。

此处展品均源自20世纪初叶

 01

洪门会印章

木质

1996-02809, 1996-02814, 1996-02818

 02

义兴公司收据印章

木质

1996-02810

 03

顺天行道印章

木质

1996-02817

 04

新义兴公司收据印章

木质

1996-02812

 05

反清复明印章

木质

1996-02816

 06

农历七月印章

农历十一月印章

木质

1996-02813, 1996-02815

天地会每年向会员征收两次会费,分别在七月和十一月份。 农历七月是天地会成立的月份,至于农历十一月份有何特别意义,则无从考证。

 07

玉玺

木质

1996-02811

这个印章象征当年西鲁传说中清朝康熙帝赏赐给少林寺僧人的玉玺。传说康熙后来误信谗言要杀害这些僧人,其中有人在慌乱中逃脱后,成立天地会(又称洪门),誓言反清复明。

威廉史德龄于1921年至1931年担任助理华民护卫司。他之前在中国广东生活,后于1907年远渡重洋来到马来亚。1916年,他娶了一位著名华商之女为妻。

史德龄在任职期间,搜集了私会党的各类物品,其中一些就在这个展厅中展示。他也把自己的笔记编辑成三大卷。史德龄回返英国后,于192638日,以私会党为题在中国协会与英国大学中国委员会发表专题演讲。

 
 08

史德龄私会党专题演讲邀请函

20世纪初叶

纸质

1996-02886-003

 09

摘自《皇家亚洲学会马来亚分会杂志》(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卷三,第一部分

1925

纸质

1996-02886-002

史德龄在这篇题为红白旗秘密帮会"The Red and White Flag Societies”)的文章中,着重描写了义兴和义福私会党的马来籍和印度籍会员。

 10

史德龄关于三合会的笔记(对开A本)

1924

纸质

1996-02884-002

此对开本集合了史德龄于1877年至1889年间抄录的华民护卫司署和三合会之间的往来信件内容。这里展示的页面包含了潮州木匠蔡亚惜刺杀毕麒麟事件的证据。


1073

威廉.毕麒麟肖像

19世纪末叶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威廉毕麒麟于1872年抵达新加坡充当海峡殖民政府的中文翻译官。隔年,他陪同时任总督的沃德爵士(Sir Harry St George Ord)前往霹雳州调解华人私会党因争夺开采锡矿地盘而引起的冲突。这是他首次与海峡殖民地的私会党接触。

毕麒麟认识到一些帮会组织其实奉公守法,并为新移民提供了基本生活援助。不过,他坚持所有帮会组织向华民护卫司署注册,无形中削弱了这些友好帮会的势力。毕麒麟退休后,新任总督金文泰史密士(Sir Cecil Clementi Smith)立法关闭所有私会党组织。

1074

史德龄搜集了超过一百张党员证、通告、表格以及收据。此处展出的义兴公司会员证就是收藏品之一,精美大气,具重要历史价值。私会党行事隐秘,为了避免党员身份曝光,许多重要文件用毕即销毁;所以史德龄收集并保留的这些文件愈发显得珍贵。

这些证件的格式类似贸易公司所用的公章。证件上的中文字也是以隐晦的代码替代,如不寻常的句法、汉字的不同排列或数码,来隐藏真实的含义。

 01

史德龄为私会党入会仪式做的笔记

20世纪初叶

纸质

1995-02885-023, 1995-02885-036, 1995-02885-024, 1995-02885-025  

这些笔记大部分是史德龄在担任助理华民护卫司期间整理出来的,反映了他对私会党各种仪式背后的象征意义的浓厚兴趣。

 02

松信公司的会员证、松柏公司(Tsung Peh Kongsi)发给私会党员罗未的付款收据、义福会的会议通知(威廉史德龄收藏品)。

20世纪初

纸质

1996-02885-019

 03

义兴公司的会议通知

20世纪初叶

纸质

1996-02881-039  

这份通知书写明:定某月某日某时,收件人見字宜必切到,若不到者惩罰

 04

义兴公司的会员证提及神话中的八仙

20世纪初

布料

1996-02881-080  

这张会员证的边上藏有八仙的名字:(漢)鍾离(離)、(铁)拐李、(吕)洞濱、(蓝)彩和、張果老、(曹)國旧(舅)、(何)仙姑。四方框四个角落的三角框内、四个字形成两个对角,分别写着忠心義氣

 05

精美大气的义兴公司会员证

20世纪初叶

纸质

1996-02857-002  

这张气派十足的义兴公司会员证上盖满了所有该有的印章,以证明其有效性。证件的右边印有史德龄的音译名。


1075

图解私会党入会仪式和盟誓

纸质

1996-02856

这张图片展现了私会党入会仪式的布局。其中也包含了私会党配合不同仪式用具的口号。

1076

鸦片烟客

吞云吐雾之间

新加坡也与其它社会一样,逃不过鸦片的毒害。1900年,鸦片成为合法商品, 可公开贩卖,当时本地共有550家持有执照的鸦片馆。对广大劳工而言,无论在河边、码头、种植园、矿场或街上工作,都需要体力,抽鸦片可以让他们暂时忘掉疲累,继续出卖劳力。

据说苦力(音译自"Coolies",意指劳工)每人每天吸食大约3分(35克)的精制鸦片,人力车夫所抽吸的鸦片量还要加重近一倍。由于消耗量大,很多劳工染上鸦片烟瘾,而英国政府直至1908年才肯正视问题的严重性。

不过,鸦片是门大生意。历史学家卡尔特劳基(Carl Trocki)甚至指出,没有鸦片,可能就没有大英帝国。新加坡殖民地时期的首个百年里,殖民地政府近乎四到六成的财政收入来自合法的本地鸦片商。这些鸦片商又把贩卖鸦片所赚取的丰厚利润转而投资到银行、保险和蒸汽船等业务上。

1077

店铺牌匾

20世纪初叶

木质

天香茶庄捐赠

2002-00400

曾在新桥路营业超过半个世纪的天香茶庄,在1980年代结束营业之前,是一个熟为人知的地标。无论是头家(老板)或是苦力,都爱到这来这里来买茶。



1078
 01

鸦片烟具一套

20世纪初叶至中叶

综合材料

1998-00304 

这套典型的烟具包含了下列物品:

  1. 烟枪:包括竹制烟杆以及一般用陶瓦或瓷制成的烟锅
  2. 烟灯:文火熏制烟膏,防止烧焦
  3. 烟盒:放置烟泡子
  4. 烟针:把烟泡子挑进烟锅,也用于刮取烟泡子渣滓
  5. 刮刀:从烟锅内刮取烟渣
  6. 容器:放置烟渣.  
 02

中国人抽吸鸦片百态

18581218

复制品

XXXX-01362

这篇文章刊登在《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附上的插图由中国画家所绘,描绘了当时人人吞云吐雾抽鸦片烟成瘾,给社会带来危害。由于鸦片具有麻醉效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把它用在消闲与医药用途上,到了1868年,鸦片才被列为禁药。


1079
 01

苦力馆牌匾

20世纪初叶

彩色木制品

Lim Min SingChan Kim惠赠

FL-0037

 02

鸦片烟客的照片复制品

1991-00351, XXXX-15306, 1999-00484

到南洋讨生活的中国移民一般寄宿在阴暗且拥挤不堪的宿舍里,直到找到差事为止,有些则必须离开新加坡到马来亚内地去打工。

对这些劳工而言,抽鸦片烟是寻求慰藉、放松身心的途径,尤其让他们得以暂时忘却拥挤脏乱的生活环境。可是一旦染上烟瘾而交不出房租,就逃不过被赶走的命运了。


1080

鸦片烟枪和水烟枪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叶

木质、银质、综合材料

S-0840, 2001-06541, 1992-00106, 2000-08803, 2000-08804

中式的长形鸦片枪不同于外形较小的水烟枪,其设计是为了吸入加热鸦片的汽体而不是燃烧鸦片。烟客把鸦片烟泡子放入烟枪内,再置于烟灯上加热吸食。鸦片烟烧完后,会在烟斗中留下烟渣。

英国人在马来亚经营的烟馆所供应的鸦片是放置在小铅管里的。烟贩子也把小剂量的烟渣贩卖给买不起鸦片的瘾君子,这种质量很差的鸦片渣对肝脏的损害极大。

1081

鸦片烟榻

20世纪初叶

大理石镶嵌木床

2001-02536

一般相信自明代于1641年禁烟后,民间吸食鸦片的风气才开始泛滥。甚至很快的传到中国以外的区域,如印度及东南亚。马来语称精制鸦片为chandu

在新加坡,一如其他地方,规模较大的鸦片烟馆里也有提供中国茶之类的服务。同样的,大型茶楼和妓院也为顾客提供抽鸦片烟的服务。

1082

贸易文件为当时在新加坡买卖的货物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反映交易双方之间的商业关系。期票由1859年在新加坡创办的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后称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发行。这种早期的交易程序显示现代银行服务业和全球金融联系网早在当时已经起了步。

人们可通过起诉通知书和行政担保书提供的信息中一窥当年司法程序的端倪。这张清单中列出了一名已故本地贸易商所有的货物,包括红布、铜钟、中国丝绸、玫瑰花露水水瓶、超过两千把中式扇子、珠子和纱笼布。

 01

行政担保书

1846

纸张

Koh Seow Chuan收藏品

2003-01031

 02

货物清单

1853

纸张

Koh Seow Chuan收藏品

2003-01293

 03

渣打银行帐单

1859年、1860

纸张

2000-03665, 2000-03666

 04

槟榔盒和铜制痰盂

19世纪

铜制、银制

xxxx-02904 

S-0542 a-e

当时很多亚裔商人在谈生意时都有嚼食槟榔的习惯。槟榔盒内有隔间盛放不同的材料。华裔商人接待武吉士商人时,总会递上槟榔盒,以示欢迎。嚼完槟榔后,他们会将残渣吐进痰盂。


1083

夫人与仆人

老爷要吃晚饭

1901年来,更多欧洲人前来马来亚工作和生活,随之南来的妇女也显著增加,大多是公务员、橡胶园主或锡矿雇员的妻子。在海峡殖民地,这些妇女被称为memsmemsahibs的缩写,意即夫人太太是英属印度对已婚白人妇女的尊称)。

在新加坡和马来亚,这些太太的责任是管理家务事和佣人,生育并照顾小孩,直到孩子到入学年龄,再送回国上学。太太们闲暇之余,也为自己的社群举办社交和慈善公益活动。就这样,她们对欧洲男士和殖民地的亚洲臣民,发挥了维多利亚时代所谓的文明影响力

这些欧洲妇女们在新加坡和马来亚所过的生活远比他们在欧洲时来得舒适。不过,殖民统治社会的阶级制度极其严格,妇女们可以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多,而且经常要面对男性的歧视,或被嘲笑为无知的弱者。

1084

贸易文件为当时在新加坡买卖的货物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反映交易双方之间的商业关系。期票由1859年在新加坡创办的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后称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发行。这种早期的交易程序显示现代银行服务业和全球金融联系网早在当时已经起了步。

人们可通过起诉通知书和行政担保书提供的信息中一窥当年司法程序的端倪。这张清单中列出了一名已故本地贸易商所有的货物,包括红布、铜钟、中国丝绸、玫瑰花露水水瓶、超过两千把中式扇子、珠子和纱笼布。

 01

《我们在马来亚印度的热带资产》("Our Tropical Possessions in Malayan India") 约翰卡梅伦

1865

纸质

2010-01701

始自1861年, 约翰卡梅伦(John Cameron)便是《海峡时报》创办人之一兼总编辑, 一直到1881年过世为止。他在1865年编写了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讲述殖民地时期英国人在新加坡的生活。他以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来阐述自己这个特权族群的日常生活,其奢华的程度,远非在英国老家所能享受到 [。。。]”。好比对佣人(或男童工)在侍候他们的英国主人的情景描写。

卡梅伦谈论的不外是日常的吃喝玩乐等琐事,例如享用了什么餐点,又参加了什么傍晚海滨聚会,体育赛会或观赏音乐会等等。

 02

《夫人常用马来语手册》 (第四版, closed

1947

纸质

2010-02575

 03

《夫人常用马来语手册》 (第七版,open

1954

纸质

2001-06725

这套马来语手册由梅伍德(MayeWood)编写,1927年首次出版。Memsmemsahibs(意指夫人太太)的缩写,起源于英属印度时期印度人对欧洲已婚妇女的尊称。手册收录了基本的马来语短句,好让这些居住在马来亚、婆罗洲和新加坡的贵妇学以致用,方便指示佣人干活。

因此,这些句子一般是命令式语句或是祈使句,内容围绕着厨房与其他家务事。例如拉上网球网把这些碗盘洗了把厨子叫来你必须服从夫人等。



1085
 01

1875

约翰·埃德加·威廉姆斯

油画

HP-0062

1867年标志着新加坡历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随着英国政府将新加坡由海峡殖民地归殖民地。 第一位殖民地总督是哈里·奥尔德爵士,从1867年到1873年在任期间,他展示了一个有效率,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政府。 然而,他格性强悍,在重组政府,消灭裙带关系和行乞等社会现象时所采用的激烈措施,使他成为是一位不受欢迎的总督。

尽管如此,当时的华人商界领袖, 人称黄埔先生的胡亚基(Hoo Ah Kay)联同当地华社仍出资聘请英国画家约翰·埃德加·威廉姆斯为奥尔德画了一幅肖像。此幅身着军服的总督肖像突显了他挺拔高贵庄严的气质。186741日,奥尔德走马上任于市政厅(今天的维多利亚剧院)时,受到市民热烈的欢迎。但是,当肖像于1875年在同地上挂时,场面却显得冷清

 02

弗兰克瑞天咸爵士肖像

1904

约翰辛格萨金特

油画(帆布)

HP-0011

弗兰克瑞天咸于1871年加入海峡殖民地政府时只是一名见习官,后来在1904年退休时,却已经是地位显赫的海峡殖民地总督。英政府为表扬长期在英属领地服务的瑞天咸,特别委托当时最有名的肖像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绘制了这幅肖像。向来对萨金特的作品赞赏有加的瑞天咸,亲自选择了这名画家来为自己画肖像。两人在肖像写生的过程中因经常碰面而成了好友。

萨金特笔下的瑞天咸,神态威武,气势强劲,尽显实权在握的领袖风范。他身着洁白军装,坐在罩着马来锦缎的镀金扶手椅上。围绕着他的是各种身居要职的象征物:有瑞天咸的遮阳白帽、象牙权杖、宝剑,以及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在他左上方画着由镀金支架支撑着的半个地球仪,上面显示着马来群岛部分地区。

 03

约翰安德森爵士肖像

1913

画家 威廉欧本

油画

HP-0012

1904年约翰安德森爵士接替弗兰克爵士成为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森爵士在位七年,除了推行其市政政策,也为海峡政府成功收购了丹戎巴葛码头,他也努力促进新马关系。

这幅庄严的安德森肖像,是当时著名爱尔兰画家威廉欧本的作品。由新加坡几位华族人士和英国居民联合出资。肖像于1913推出时引起广泛轰动, 在认可画作表现的华丽高贵气派之余,也对安德森严肃且略显疲惫的神情作出批评。


1086

B. P. de Silva

为王室贵族打造首饰

Balage Porolis de Silva(简称B. P. de Silva)是僧伽罗族珠宝商,于1869年抵达新加坡。三年后,他在谐街(High Street)开设了自己的珠宝店,聘请了多名来自老家锡兰(斯里兰卡)的工匠。

 

不久,珠宝店就以制作精致的高级珠宝而远近驰名,其顾客还包括国王、王储、公爵、苏丹和王公(印度君侯)B. P. de Silva公司在1890年代首次获得了皇家御用保证证书,曾经多次为英殖民政府打造珠宝, 作为献给英国王室成员的贺礼, 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钻石庆典,1901年康沃尔及约克公爵夫妇到访新加坡。

 

De Silva在海峡殖民地的僧伽罗族群中的威望很高,受推崇为族群领袖。他热衷慈善事业,曾出资兴建新加坡市政大楼并为锡兰慈善组织慷慨捐款。他退休后回返锡兰养老。

1087

B. P. de Silva与熟客及同事之间的往来书信,就可窥见他受人敬重的程度。熟悉他的人也记录了他对社会的许多贡献,例如约克公爵伉俪1901年到访新加坡时,B. P. de Silva是活动筹委会委员之一,并为约克公爵伉俪打造珠宝礼物。另外,他也分别在1911年与1922年,为新加冕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与其王后以及威尔士亲王献礼。

 01

殖民地大臣办公室给B. P. de Silva的信函

1901226

纸质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借出

 02

威尔士亲王的私人秘书给B. P. de Silva的信函

1922

纸质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借出

 03

谐街

20世纪初叶

复制品

1999-02593

 04

B. P. de Silva 给路易斯弗农哈考特(Lewis Vernon Harcourt)的信函

1912

纸质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借出

De Silva曾上书殖民地事务大臣路易斯弗农哈考特( Lewis Vernon Harcourt,),请求准许他继续在店面正门上放置英国皇家盾徽。这明信片上,De Silva位于谐街的店面屋顶栏杆处上的盾徽,清晰可见。

 05

加冕典礼邀请函

1911622

纸质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借出

 06

B.P. de Silva肖像

1890–1900年代

复制品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提供

这张照片里de Silva身穿马达利尔Mudaliyar)衔位的服饰与佩戴相关徽章,威风凛凛。他在海峡殖民地总督弗兰克.瑞天咸爵士(Sir Frank Swettenham)推荐下,于1901年获封这个荣誉头衔。

 07

李浚源夫人给B. P. de Silva的信函

1919921

纸质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借出

 08

林文庆医生给B. P. de Silva的信函

1919816

纸质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借出

 09

B. P. de Silva给基里玛爵士(Sir Laurence Guillemard)的信函

1920

纸质

B. P. de Silva控股公司借出

De Silva曾致函海峡殖民地总督基里玛爵士,要求把他从马达利尔Mudaliyar)提升为总督府前的马达利尔Mudaliyar of the Governor's Gate马达利尔是锡兰的一个荣誉封号,在锡兰以及新加坡锡兰社群里享有很高的威望。

 10

阿拉伯式花饰项链、昆虫造型项链、吊坠

20世纪初叶至中叶

金饰、钻石

Annie Wee惠赠

1996-00714, 1996-00705, 1996-00713, 1996-00706

这些很可能出自印度工匠之手的花卉造型饰物深受de Silva的重要客户源 - 海峡华人的喜爱。De Silva喜欢亲力亲为,他会亲自监督手下的僧伽罗金匠打造饰品,也经常四处走动以了解珠宝设计的流行趋势。


1088

现代(1900年代 – 1941年)

“……莱佛士爵士的孩子长大了

到了20世纪,新加坡已然晋升为大英帝国的瑰宝。英国政府在这里开辟了现代化的港口,并建造了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大的干船坞 – “英皇船坞the King’s Dock1923年,连接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的新柔长堤竣工。为防止外敌入侵,英国人也建设军事设施保卫新加坡,这包括三巴旺海军基地。

马来亚锡矿和橡胶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增长。虽然后来经历了《经济大萧条》,新加坡却能在十年内取得经济复苏。到了1930年代后期,新加坡的人口已超过五十万,拥有汽车、影院和无线电等各种现代化设施。

这些现代化设施拉近了新加坡亚裔人口与家乡(如中国和印度)的距离,却也让他们接触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反殖民主义政治浪潮。有些人遂开始省思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身处像新加坡这样一个移民社会,应该忠诚于殖民统治者抑或是自己的祖国?

1906年,新加坡市区首次通电

1089

陈嘉庚与华校

陈嘉庚倾家兴学

祖籍中国福建同安县集美社(现厦门市集美区)的陈嘉庚,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发迹。他的业务包括大米贸易、黄梨罐头厂、房地产买卖和橡胶种植,享有马来亚的亨利福特 “Henry Ford of Malaya”)之美誉。陈嘉庚是位受人敬重的教育慈善家,他倾力办学,即使业务在经济大萧条时遭受打击,仍捐献巨资在新加坡和中国兴办学校。

陈嘉庚坚信教育是立国之本,让华人接受现代教育是祖国(中国)富强之道。他在新加坡先后创办了七所华校,包括本地第一所华文中学:华侨中学。这些华校不再以方言,如闽南语(福建话)教学,而是改用华语为教学媒介语,课程以中国大陆学校教学内容为依据。陈嘉庚也出资捐助福建老家的多所小学,并于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

1090

1880年代末的新加坡,学校数量不足而且大多只收男生。 政府因此颁布教育法规,同时设立教育局,兴建了多所中学以及马来男校。以便改善新加坡的教育情况。

与此同时,民办的华校、淡米尔学校以及马来回教学校也纷纷成立,课程内容也与时并进,包含了英语、数学、地理、历史等科目。最终,报读非英语源流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了英语源流学校。

 01

端蒙学堂照片

1907

复制品

2000-06924

端蒙学堂于1906年创立,初设于桥北路的一家店铺内。端蒙学堂是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课程则仿照中国大陆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与体育等科目。

 02

南洋女子中学1928年毕业班团体照

1928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南洋女子中学提供

南洋女子中学创办于1917年,由颇具影响力的潮籍商人和闽籍商人陈楚楠等资助兴建。这所女校为女生提供现代华文教育,旨在培养贤妻良母,避免妇女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03

直落古楼英校,教师Lim Lam San和学生的合照

1920年代

复制品

xxxx-14865

Lim Lam San 1920年代在直落古楼英校执教,他热爱摄影,时常为校内活动或学生出游拍照。

 04

崇福女校学生照片

1920年代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崇福女校提供

1915年,福建会馆创办崇福女校,校舍设在天福宫旁的崇文阁。在学校还未有校服前,大多数女生都穿着衫裤(旧时中国人穿的唐装),头发编成辫子去上学。

 05

道南学堂照片

1900年代

复制品

xxxx-12850

这张照片摄于桥北路的暹宫Siam House),暹宫的前身是道南学堂原址:。道南学堂由福建会馆于1907年所创办,在当年不止是首开先河的新式学堂,也属于最早一批把教学媒介语从闽南话转为华语的学校。

 06

直落古楼英校照片

约摄于1926

复制品

xxxx-14857

照片中是直落古楼英校(Telok Kurau English School)的教职员。这所学校创办于1926年,现更名为直落古楼小学(Telok Kurau Primary School)。

 07

陈嘉庚照片

1930年代

复制品

xxxx-13022

 08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照片

约摄于1927

复制品

照片由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成立于1905年的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是新加坡第一所为本地男女提供西方医学教育的机构。土生华人如陈若锦为建造这所医学院捐出了巨款。医学院原本设于欧南路中央医院(Outram General Hospital)院内,后来并 入新加坡大学。

 09

养正学校照片

1930年代

复制品

xxxx-14833-002

养正学校是广东社群在1907年为女生开办的。学校坐落于安详山,是马六甲富商谢安详的老家。

 10

维多利亚桥学校的学生正在做运动

1920年代

复制品

照片由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维多利亚桥学校(Victoria Bridge School)的前身是1876年创办的甘榜格南马来学校(Kampong Glam Malay School)的英文班。自1900年搬迁到维多利亚桥附近的维多利亚街,才改称维多利亚桥学校(现称维多利亚学校)

 11

颜永成学校童子军照片

约摄于1926

复制品

xxxx-14823-469

颜永成学校创办于1885年,原址在直落亚逸街,取名英华义校(Anglo-Chinese Free School)。到了1923年,才以创办人颜永成(新加坡著名商人)的名字为学校命名。颜永成学校为附近一带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教育。


1091

1912年中国国民党上台以来,新加坡华文小学的课程更侧重于品格教育和基本的读写能力;华文中学则着重灌输奉献社会的精神。当年的华文课本大多从中国进口或私运进 来,英国当局对这类教材存有疑虑,指这些课本含颠覆性内容,对殖民统治构成威胁。

殖民政府随后颁布禁令,禁止学校使用中国教程与课本,让教育部自行出版华文课本。不过,这些课本并不受本地华校欢迎。

 01

幼稚读本:看图识字

1937

纸质

Edith Chua

1992-01325

 02

小学低年级华文常识课本

1941

纸质

1998-00526

这些基础华文课本在书中呼吁读者抵制外来洋货,购买中国货。

 03

复兴国语教科书

1941

纸质

2000-06283

 04

为南洋华侨编订的《复兴国语教科书》

1939

纸质

2000-06285

这些课本向学生灌输爱国意识。例如,1941年版的《复兴国语教科书》就收录了颂扬中国国民党旗帜的诗歌。

 05

星洲静方女学校筹款建校并发行学校特刊

1938

纸质

1996-01550

静方女校创办于1927年,办学宗旨是为女性与教师提供教育和培训;自1930年起获得政府拨款和华社各界的捐助。发行这本特刊的目的是为筹款建校,特刊所阐明的教育宗旨是拯救祖国,免受外国势力欺压。


1092

思潮觉醒的新生代

专业人士、权威专家、政治活跃分子

十九世纪末叶,新加坡已有越来越多的亚裔族群人士(以男性居多)当上了医生、律师、文员、官员和商人。这些专业人士接受的是英文教育,穿着打扮像欧洲人,出入俱乐部、阅览室、赛艇会和社交聚会,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本地和外国报章、杂志、宣传册子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以英语为媒介语,也出现其他亚洲语文。

更开放的社会氛围,让教育水平较高的亚洲族群逐渐受到民族主义思潮和各种政治理念所影响。更多人开始反思国家民族、公民权力、帝国主义等概念的意义。1914年,英文报章《马来亚论坛报》(Malaya Tribune创刊,旨在为马来亚出生或定居的华、巫、英、印以及欧亚籍各个当地群体代言。多年来,虽然还有一部分人基于语言和文化的原因而认同祖籍和祖国,但多数人都渐渐地把马来亚视为自己的国家——个多元文化马来亚人的马来亚 “Malaya for Malayans”

1093

二十世纪初叶,马来亚的英文和各种地方语文报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报章报道了海外及本地发生的事件与政策,也包含了编辑和读者的言论。报章内容往往成为人们在读书会和社区讨论的话题。

其中,林文庆医生和一群来自各族的富裕人士于1914年,一起创办了英文报章《马来亚论坛报》(Malaya Tribune),其聘用的人员绝大多数是亚洲人,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十分罕见的。他们办报的宗旨是表达本地社群的意见和愿望本地社群是指已定居本地的移民。

1094

新一代亚洲人接受了英文教育,具备受训成为专业人士的条件,如律师、医生、牙医、教师、记者等等,或在商号与政府机构担任文员或秘书。亚洲的中产阶级新生代就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了。他们接纳西方的文化习俗,选择的休闲活动也向欧洲人看齐。

 01

穿西服的华族男子

1920年代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Lee Hin Ming提供

照片中的华族男子一身西服,配上帽子,系上蝴蝶领结,活像个时髦的英国绅士。这张照片透露出新生代追随服装潮流的自信。

 02

马来男子照片

1930年代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Lee Hin Ming提供

到摄像馆拍照,是新加坡的精英展现现代时尚品味的方式。展现的新风格往往是时尚和乡土的结合体。照片中,一群马来男子身穿笔挺西服,手握手杖,配上擦得亮闪闪的牛津皮鞋。然而,他们头上戴着的宋谷帽songkok,回教徒所戴的椭圆形无边帽),却彰显出他们的马来回教徒身份。

 03

身穿西式套装的印度籍律师照片

1930年代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Lee Hin Ming提供

有许多受英文教育的新加坡印度人在政府机构服务。教会和政府学校里的多数职务也由印度人来担任。少数杰出的印度人更成为著名律师和医生。

 04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1925年毕业班团体照

1925

复制品

2000-03284

 05

第一批英女王奖学金得主照片

约摄于1893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Lee Hin Ming提供

英女王奖学金是海峡殖民地总督金文泰史密斯爵士于1885年设立的,目的是为海峡殖民地接受英文教育的优秀生提供到英国大学深造的机会。这张照片上有早期奖学金得主的签名,计有艾特肯(J. Aitken)、安格斯(C. S. Angus)、洛克(P. V. Locker)、韦斯(D. A. Weris)还有林文庆和宋旺相。

 06

莱佛士图书与博物馆照片

约摄于1910

复制品

1993-00338

莱佛士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图书馆于1874年创立,到了二十世纪初始,已经拥有三万本书籍,用户包括殖民地政府官员、学者和专业人士, 还有少数受高等教育的亚裔精英。

1095

友诺士.阿都拉

展望建设马来国家

莫哈末友诺士宾阿都拉(Mohamed Eunos bin Abdullah)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他在1924年受委为海峡殖民地立法议会代表,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马来委员。1926年,友诺士与友人联合创办了新加坡史上第一个马来政党新加坡马来联合会Kesatuaan Melayu Singapura)。友诺士毕业自莱佛士书院,在当年的马来族群中这样的教育背景实属特殊;而后当上马来文报章《马来前锋报》(Utusan Melayu)与《马来首领报》(Lembaga Melayu)总编辑。

友诺士在立法议会上极力为马来民族争取权益,主张提升马来男孩的教育水平,让他们念书识字,以谋得更好的工作。他也向政府争取拨地和津贴,辟设马来甘榜Kampong Melayu ,后来易名为惹兰友诺士Jalan Eunos),为马来人在市郊提供负担得起的房子。通过演讲和报章社论,友诺士积极宣扬他所提倡bangsa(马来文民族之意)概念,要为新加坡和马来亚的马来人建设一个马来合众国

1096
 01

莫哈末.友诺士..阿都拉肖像

1900年代

复制品

xxxx-13030

身为海峡殖民地立法议会委员,友诺士阿都拉(Eunos Abdullah)积极争取提升马来社群的教育水平。他要求增加教育预算,让更多马来学生能考入医学院,进入马来语文学校或职业学校。他也倡议改善马来社群的生活状况,提升马来人教育水平,改善卫生环境,协助他们自力更生。

 02

皇后坊大厦

二十世纪初叶

复制品

1994-04874

皇后坊大厦政府办事处是立法议会召开例常会议的地点。殖民地时期,所有议会委员,包括本地社群代表,都由总督委任。友诺士阿都拉1924414日受委为非正式委员,并在同年630日,即上任后的第一场会议上,发表了首次议会演讲。

 03

友诺士阿都拉致函《海峡时报》

1924117

复制品

新加坡报业控股《海峡时报》提供

1924年的立法议会中,友诺士阿都拉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呼吁马来儿童从小及早学习英语。他认为这么做有助于马来学生克服从母语教育过度到英语教育时所处的劣势。但是,时任教育部代部长的温斯泰德博士(Dr R. O. Winstedt)坚信,让孩子接受良好英语教育之前,必须有扎实的母语基础,有能力掌握一种用于思考的语文

 04

新加坡马来联合会成员于常年会员大会后合影

1950年代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新加坡马来联合会于1926514日成立,由友诺士出任第一任会长。联合会的宗旨是代表马来社群争取马来人的权益和自由,同时推动马来人接受高等教育和工艺教育。

 05

惹兰友诺士马来聚落游行

1930年代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Alwee Alkaff提供

通过立法议会,友诺士阿都拉成功说服政府建立马来聚落。于是他所创办领导的新加坡马来联合会以政府拨出的款项买下600英亩的土地,开始建设马来甘榜(Kampung Melayu),马来甘榜后改名为惹兰友诺士马来聚落(Jalan Eunos Malay Settlement)。聚落的首批居民主要是来自全岛各地流离失所的马来人。随着新加坡快速的发展,原来位于加冷的马来村落需要让位建造加冷机场,政府就把加冷村(Kallang village)的马来人迁置到惹兰友诺士来,聚落遂发展起来。

1097

马吉街的齐智人

小放贷人的世界

齐智人The Chettiars)指的是来自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放贷人,殖民地时期,他们大多在英属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地区以放贷为生。齐智人在新加坡做生意的地方称为kittangi(印度语仓库之意),地点集中在新加坡河沿岸的珠烈街(Chulia Street)和马吉街(Market Street)。

齐智人对本地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向英国人贷款,再转借给小商家。齐智人的顾客主要是华籍商人,公务员和淡米尔人。

清一色是男性的齐智人平时就住在做生意的仓库里,族群的凝聚力很强。他们一般在新加坡待上三年后,就回返印度休假一段日子,然后再回到新加坡工作。齐智人一般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或祖父远涉重洋到新加坡来学做放贷生意,有的甚至只有十岁左右。齐智人也把这门生意视为履行宗教义务,并把一部分收入捐献给供奉印度神穆卢干(Murugan)的神庙。

1098
 01

苏巴马南齐智(Rm. V. Subramanium Chettiar 和库玛拉班( Rm. V. S. Kumarappan Chettiar)父子在摄相馆的合照

1930年代

复制品

苏比亚N. Subbiah提供

 02

纳志班齐智(Rm. V. Nachiappan Chettiar)于摄像馆留影

1930年代

复制品

苏比亚N. Subbiah提供

 03

齐智人团体照复制品

1930年代

苏比亚N. Subbiah提供

 04

印度放贷人商会开会的照片

1930年代

复制品

苏比亚N. Subbiah提供

印度放贷人商会(The Chettiar Chamber of Commerce)是监督放贷生意的独立机构。商会会员每星期齐聚于登路的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俗称齐智庙)共同决定贷款利率。

 05

纳志班齐智(Nachiappan Chettiar)在父亲的汽车旁留影

1920年代

苏比亚N. Subbiah提供

 06

在马吉街钱庄内的齐智人

1970年代

复制品

苏比亚N. Subbiah提供

照片中前排戴眼镜者就是第三代齐智人苏比亚。他父亲就是纳志班齐智(Nachiappan Chettiar),儿子苏比亚拉克施马南(Subbiah Lakshmanan)则是这个展厅内音频站的受访者。1977年,政府证用马吉街钱庄地段,。照片是齐智人迁出马吉街前拍摄的。

1099

齐智人在记录保存方面十分严谨小心,保留了大大小小的交易文件。内部帐目以淡米尔文记录,而官方文件则聘请专业律师以英文拟定书写。

齐智人提供两类贷款:一类是债务人签发本票,每月分期摊还;另一类则是紧急贷款,债务人须连同利息一次过偿还。

 01

破产清偿文件

1910

纸张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639-644

 02

产业转让文件

1920

苏比亚N. Subbiah惠借

这份破产清偿文件附属于一套文件中,整套文件还包括产业登记局订立的契约附表。双方也拟定转让产业的文件,以作为债务人偿还贷款的保障。

 03

有问题的债务清单

1927

纸张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693

齐智放贷人会把没有及时偿还债务的借债人收录在清单内。这张清单左边第四列中记录的是债务人截至死亡日期的欠款。意即如果债务人死亡,齐智人会向债务人的至亲或担保人追讨欠款。

 04

巴弗罗路的地产规划

1923

纸张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648

为防止债务人欠债不还,齐智人会要求他们用名下房地产作为抵押。经济大萧条降临时,本地商人无力还债,很多齐智人因此成为马来亚的橡胶园主、锡矿业主和店主。

 05

印度放贷人商会照片和年度报告

1930年代

纸质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688, 2006-0652

 06

给印度一个基金捐款建造喷泉的相关文件

1938 – 1941

纸质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730

这份文件显示一名齐智人捐款给一个印度基金作为建造喷泉的款项。捐款是从他收取的利息中赚得的。很多齐智人会捐款或赠礼回馈社会以示感谢神灵。

1100

在纸张还没有普遍使用的19世纪末叶,齐智人把账目写在以棕榈叶(贝叶或贝多罗叶)加工制成的传统卷轴上。他们用尖笔在叶子上刺上文字或数字,然后涂上油墨(类似于擦拭的方式)使文字或数字显现。

 01

贝叶抄本

1890年代

棕榈叶

苏比亚N. Subbiah惠借

 02

印度庙捐款收据

1960年代

棕榈叶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625 to 0627 

这张收据由三片卷起的叶子组成,其中一片包裹着其余两片叶子。在会计年度的第一天,齐智人会到位于登路(Tank Road)的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捐款,献给印度神穆卢干王。捐献者会获得用棕榈叶制作并粘上姜黄粉的收据,以示吉利。

 03

用在棕榈叶刻字的铁笔

1930年代

金属和木质

苏比亚N. Subbiah惠借

这支铁笔的作用是在贝叶上刻字。它附设一个更小的尖头工具,可在刻字后把多余的叶屑挑走。

1101

齐智人记账非常谨慎入微,把交易全都用纸记录下来。本票记录了债务人按利息每个月需偿还的款项、贷款条件以及债务人的贷款信誉。

在债务人无力还债的情况下,就会交由法庭处理。法官下判后会发出判决备忘录。

 01

本票

1923

纸质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这张本票上说明客户得分十个月偿还120元贷款,利息为年利率24%

 02

债务人收据

1921

纸张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718

 03

债务人辩解信

1923

纸张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689

债务人在信里请求齐智放贷人原谅他没有及时回复后者提醒他还款的信,因为他生病了。

 04

判决备忘录

1915

纸张

苏比亚N. Subbiah惠借

2006-0697

 05

一套贷款记录

1950年代

纸质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722

贷款资料都会被保存在一个债务人专属的箱子里,这些资料包括本票、债务人个人资料、贷款日期、序号以及分期还债的计划。

1102

1977年之前,大部分从事放贷的齐智人(Chettiars 其钱庄kittangis都都开设在马吉街一带,钱庄的面积很小,一般只有8英尺长,4英尺宽。

每个齐智人都有自己私人的箱子(peti )和大型柚木储存柜(pettagam。箱子用来存放贷款文件、书信、文具等,储存柜则用以储存交易记录。储存柜上方摆放了手提箱(kaipeti)、斜盖桌柜(mejai peti,还有睡觉用的铺盖和被褥。晚上打烊后,齐智人就在钱庄里睡下。

 01

木橱

1940年代

木质

苏比亚(N. Subbiah)惠借

 02

储物柜

1930年代

菠萝格木

2006-01665

 03

印度女神拉克希米和莎拉娃蒂神像

1950年代

木质,纸质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1677, 2006-01678

齐智人的守护神是穆卢干王。他们也崇拜其他印度教神明。

 04

玻璃圆顶灯灯台

1940年代

玻璃、木质、黄铜等材料

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2006-00680, 2006-0679

 05

斜盖桌柜

1940年代

木质

2006-00291

 06

苏巴马南齐智的肖像

1920年代

复制品

苏比亚(N. Subbiah)先生与夫人提供

苏比亚(N Subbiah)的祖父苏巴马南齐智(Rm. V. Subramanium Chettiar)于1894年开始创业,后来发展成家族企业。这个展厅里的多个展品是苏比亚先生捐出或借出的,而他的儿子则为展厅内的语音导览站的齐智商人的故事提供部分故事题材。齐智人在额头和身体上涂上圣灰,表示自己信奉湿婆教。

1103
 01

用作收藏重要公务

与私人用品的手提箱

二十世纪中叶

综合材料

木质手提箱由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惠赠捐赠;商业登记证由苏比亚(N. Subbiah)惠借;手提箱里的物品由苏比亚(N. Subbiah)惠赠

FL0658, 2006-0663, 2006-0717, 2006-0619, 2006-0719, 2006-0666, 2006-0649

Kaipeti (手提箱)内有几个隔间,箱盖底下一般会收着印度神的画像、信封和邮票。底层隔间有个藤制的文具盒、贷款记录卡和本票,商业登记证一般也会收藏于此。

上层隔间用来放置kol (一种用来画出多条线的圆筒形尺)、盖章的朱印以及用来复核现金帐簿和分类帐的双色笔。

 02

手工缝制钱袋

1940年代

卡其布

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捐赠

这个钱袋是用来收本票的。在新加坡潮湿闷热的气候下,厚重的卡其布起到了保护文件的作用,因为它的厚度连蚊虫都无法侵入。钱袋反面的模糊字眼是齐智放贷公司的名字。

1104

牛车水事件

街头暴乱、一触即发

1927312日,新加坡华社各界在牛车水欢乐园(Happy Valley amusement park)为孙中山逝世二周年举行公开纪念大会。尽管警方已禁止在活动上演讲,仍有一批人在活动进行时闯入会场,藐视禁令争相发言。其中一群左翼海南帮成员也是国民党支持者,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口号。

暴乱随即爆发,酿成了严重的伤亡的流血事件,牛车水一带的街道和附近车水路警局,包括公物和私人财产都遭到破坏。之后数周,更多暴力冲突此起彼落,政治动荡,华族社群对殖民政府的不满升级,《海峡时报》形容珍珠坊一带犹如战场。牛车水事件令共产主义颠覆活动的问题浮出台面;此后好几年,警方加强戒备,经常对夜校和印制革命宣传单的印刷厂进行突击搜查,并把可疑的海南人驱逐出境。


1105

这些展品均附上国民党青天白日党徽,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象征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青天白日旗由清代革命党人陆皓东所设计,于1895年兴中会首次会议上由孙中山确立为兴中会革命军旗。而后青天白日旗获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沿用,并于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后成为国民党党旗。时至今日,青天白日旗仍是国民党党徽,也是中华民族主义的象征。

 01

国民党党员徽章(新加坡支部)

1920年代- 1930年代

金属

1995-07331

 02

刻有孙中山和蒋介石头像的国民党徽章

1930年代- 1940年代

金属质

1995-05863, 1995-06004, 1995-05802

这些徽章上刻有孙中山和蒋介石头像。孙中山是国民党创党人兼首任领导人,受后人誉为中华民国国父。蒋介石在孙中山逝世后接管国民党长达半世纪,曾任中国抗日战争最高统帅。

 03

华人互助会徽章

1930年代- 1940年代

金属

1995-07337

华人互助会1937年在新加坡成立,徽章上也刻画了青天白日从新加坡岛的轮廓线升起,象征南洋华侨的归属感。

 04

潮安第三区华侨互助会徽章

1940年代

金属

1995-07225

青天白日出现在梅花团簇中心,梅花亦为中华民族主义的另一象征,代表着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106

孙中山考虑到新加坡的特殊战略位置,以及岛内华人人口众多,决定把同盟会在东南亚的基地设在新加坡。他自1900年至1911年期间,总共八次访新。

孙中山在同盟会留下的宣传资料,呼吁追随者继续推动革命,受殖民地政府政治部Special Branch)密切监察。尤其是牛车水事件爆发后,更让殖民地政府高度戒备。1927312日,华社为孙中山逝世二周年举行的纪念活动演变为暴力冲突,酿成严重伤亡,牛车水沿街店铺以及牛车水警察局的财务遭受破坏。殖民地政府把此次暴力冲突定位为本地第一起政治势力煽动的暴乱。

 01

孙中山肖像

1925224

纸质、木质

2000-03683

 02

孙中山与支持者摄于晚晴园

1906

复制品

新加坡档案馆提供

新加坡知名华商张永福、陈楚楠和林义顺均为孙中山的支持者。1906年孙中山来新,张永福(前排左二)将位于大人路的别墅晚晴园献予孙中山。孙中山在此策划了多次革命行动。晚晴园几经修复后,现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03

孙中山著作合辑

1927

纸质

2006-00220

这本书收录了孙中山撰写的文章、政治信仰、国民党旗草图以及他与家人和党员的合照。由中国知识份子执教的新加坡夜校,可能采用这本书为课堂教科书。这类书籍因疑含颠覆性言论而受到殖民地政府政治部的密切监视。

1107

雷内安莱益与政治部

监视颠覆分子的耳目

英国人雷内安莱益(René Onraet1907年加入海峡殖民地警察部队,1922年派驻新加坡,升任为刑事情报局(后来易名为政治部Special Branch)主任。政治部统管内部安全事务,包括监视政治犯、严防煽动叛乱组织渗透;同时也监控种族、宗教和社交等聚会活动。

殖民地政府政治部鼓吹反西方主义、反帝国主义的华族共产党颠覆分子特别提高度戒备。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势力已渗入新加坡华侨开办的夜校、劳工组织和本地国民党组织。安莱益也发现工薪阶层的海南社群最易受到左翼思想影响。政治部展开突击检查,加强入境管制,将可疑的革命分子扣押或遣返,这些措施明显地削弱了马来亚共产党的势力。

1108
 01

38韦伯利左轮手枪

1930年代

金属

新加坡警察部队惠赠

1997-00560

19273月发生的牛车水事件,警方使用了韦伯利左轮手枪对付暴乱分子。这是海峡殖民地警察部队自1920年代末就使用的标准武器装备。

 02

雷明顿打字机

1900年代

金属、胶木

George Goh 惠赠

1999-00476

政治部行动与组织能力在1920年代逐步增强。在海峡殖民地警察部队的所有单位中,它所建立的资料库是最强大的,保存了大量详细齐全的资料和数据,而且有一套容易使用的对照检索系统,使搜索资料变得十分便利。

1109

1915年的新加坡兵变之后,海峡殖民地总督阿特杨爵士(Sir Arthur Henderson Young)曾向伦敦殖民事务大臣博纳劳(Bonar Law)陈情,要求成立刑事情报局。阿特杨在信中大力主张成立这个部门,以便监管防范地方上的政治颠覆活动。

博纳劳批准了这个要求,并委任塞斯(G. G. Seth)为主任。1918年,这个部门改称政治部Special Branch),委任萨维(V. G. Savi)为首届主任,雷内安莱益于1925年由接任。

 01

阿特杨爵士致博纳劳的公函

191654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海峡殖民地档案提供

 02

博纳劳给阿特杨爵士的回函

1916615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海峡殖民地档案提供

1110

雷内安莱益(René Onraet)自1925年至1935年担任政治部主任。1931年,他指挥行动逮捕了马来亚一名法国籍共产党领袖,后者落网后所披露的线索几乎导致马共瓦解。安莱益有感于日军蠢蠢欲动的野心日益暴露,因而成立了一支监视小组监视日本人,并呼吁政府限制在新加坡工作的日本人人数,可惜这项建议未被采纳。

安莱益于1935年升任为海峡殖民地警察总监。他在1939年退休时,荣获圣米迦勒及圣乔治三等勋爵士勋章。

 01

《马来亚警讯》(Malayan Police封面

19361

复制品

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博物馆藏品

 02

《马来亚警讯》的部分内容

19391

复制品

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博物馆藏品

1111

雷内安莱益的著作《一个新加坡警察的自述》(Singapore – A Police Background

1945

纸质

2010-01765

 

在他的著作里,安莱益回顾了自1907年加入警队、在新加坡担任实习警察,到写下任务退休的个人经历。书中一些有关本地政治的章节曾于1946年在《海峡时报》刊登,一度引起轰动。这里展示的其中一个章节,安莱益把新加坡发生的颠覆活动归咎于来自中国的政治宣传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国民党左翼分子引进的。

1112

新加坡兵变

对大英帝国的反叛

1915215日,暂驻新加坡的印度第五轻步兵团850名士兵,对英国殖民政府发动武装叛变。从他们军营亚历山大(Alexandra)开始,一路扩散到东陵(Tanglin)、欧南园(Outram)、吉宝港和巴西班让(Pasir Panjang),所经之处,大肆破坏基础设施,攻击欧洲人。暴动持续了好几天,导致约47名官兵和平民丧命,其中以英国人居多。

这起兵变事件震惊了殖民政府。当时,欧洲正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战。事后虽有个德国战俘宣称自己是煽动叛乱的始作俑者,但多名印度雇佣兵在军事法庭受审时却供称,他们是受到新加坡印度回教徒和印度北部的反帝国主义运动组织《加德尔党》Ghadar party的煽动。另一方面,这支全回教徒印度兵团也担心自己会被派往欧洲战场,被迫与土耳其的回教徒互相厮杀(土耳其当时是德国的盟友)。

1113

新加坡志愿军团在维持国家内部安全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参与平定1915年发生的新加坡兵变事件。这套制服属于志愿军团兼英国皇家军医队的一位上尉。这白色制服是所有志愿军的正式着装,钮扣上印有军团的拉丁文座右铭In Oriente Primus,即东方第一

新加坡志愿军团的所有军人都佩戴着剑。这把礼仪剑是搭配白色制服的,华丽的剑柄上雕刻了钢材装饰。

 01

新加坡志愿军团军礼服

1900年代

棉、皮革、金属、亚麻

1996-01950,1996-01952, 1996-02751-001 to 002, 1996-01942

 02

威金森剑和剑鞘

1900年代

镀铬钢、皮革、金属质

1996-01939-001 to 004

1114

新加坡兵变事件对殖民地政府造成巨大震撼。事后,201名军人被军事法庭定罪,其中47人于19153月至5月在欧南监狱外被行刑队公开枪决。当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事件因此引起了英国国会的高度关注,疑是德国人在背后煽动指使。

事件之后,殖民地政府为杜绝颠覆行为,规定所有印度籍平民必须到警察局政治部注册。很多印度人对此愤愤不平,因为他们根本从未参与兵变。

 01

陆军少将达德利.里道特爵士的照片

1920年代

复制品

英国皇家陆军工兵队提供

 02

达德利.里道特爵士获颁司令勋章

1915

珐琅、金质、银质、彩带

2000-03669 

陆军少将达德利里道特爵士(Major-General Sir Dudley Ridout)自1915年至1921年担任海峡殖民地部队指挥官,并因为镇压1915年的新加坡兵变有功而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勋章上端是皇冠。象征大英帝国的女性手持三叉戟,坐在刻有英国国旗的盾牌旁。

 03

英国《星球报》(the Sphere newspaper)有关新加坡印度雇佣兵叛变的新闻报道

191551

复制品

1997-33490

 04

叛军被处决的照片

1915

复制品

帝国战争博物馆提供

1115

旅者的故事

远东的大门

二十世纪,全球旅游业崛起,也促使到访新加坡的旅客日益增多。观光客在环游世界航行时,总会途径新加坡停留。自1937年加冷机场启用后,外国旅客也搭乘飞机前来,在客机降落加冷机场补给燃料之际在新加坡停留,之后再转飞往澳洲或亚洲其它城市。

为了迎合富裕旅客的需求,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和英国旅行社汤马斯库克(Thomas Cook)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行了新加坡旅游指南,本地酒店如莱佛士酒店、欧洲大酒店、阿德比酒店(the Adelphi)和海景酒店(Sea View)因而闻名于世。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欣赏新加坡 异域风情或魅力无穷;《伦敦时报》就形容新加坡单调乏味,酒店永远充斥着正在打发时间的各国旅客

当时,入境新加坡的人仍以前来谋生的移民居多。1933年,殖民政府因经济大萧条而实施移民管制后,更多的移民开始在这里结婚生子,安家落户。

1116

这张风景明信片在1897年入口新加坡,当时的售价为每张3分钱。早期的风景明信片是在普通邮资明信片上加贴真实的照片,背面则是空白的,没有分隔线。

到了1905年,手工上色的风景明信片十分普遍。当时的明信片一般是新加坡的街景和建筑物,或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这赋予这座城市一种异域风情及神秘感,也加强了西方对亚洲文化的既定观念。

 01

明信片

1920年代

纸板

由上至下:

第一列:流动手推车小贩 (xxxx-00433); 流动水果摊贩 (xxxx-00432); 人力车夫 (xxxx-00438)

第二列:新桥路 (xxxx-00132); 华人商铺 (1995-00016); 南印度艺人 (2000-06818); 桥南路的詹美回教堂(Jamae Mosque(xxxx-00298)

第三列: 马来甘榜屋(xxxx-00887); 人力车夫 (1991-00361); 人力车夫 (1991-00362)

西方游客对人力车夫这个行业感到新奇,喜欢以他们为拍摄题材。因此,很多照片中都有人力车夫在植物园或海滨大道等风景宜人的地方留影,但他们脸上却见不到任何辛劳和汗水。

 02

明信片

19001920年代

纸板

由上至下:

第一列(1920年代):新加坡港 (1995-01584); 加冷机场 (xxxx-1028)

第二列(1920年代): 驳船码头 (1994-05597);  新(克里福)码头 (1997-02915); 浮尔顿大厦,1928年时邮政总局的所在地 (1997-3259)

第三列 (19001910年代):爱美丽山备水池入口 (xxxx-00372); 轮船 (1995-01610); 新桥路 (1999-00260)

 03

登岸证和入境证

1930年代

纸质

由上至下:

第一行:Lai Peng 的登岸证 Lye Yuet Kwai惠赠, 2004-00316);Tan See Fang的登岸证 Tan See Fang惠赠, 2003-00379

第二行:Kwok Woon Park的入境证 (2000-09096)  

第三行:陈昌蕃的入境证 Tan See Fang惠赠, 2003-00385

大部分入境人士是前来谋生的贫困移民。1933年发生经济大萧条,政府实施外侨法令以控制移民人数,新移民必须缴付5块钱才能取得登岸证;一个月后,他们才可以用登岸证换取入境证。

 04

明信片

1910年代

纸板

由上至下:

第一列:海滨大道公园 (xxxx-0356); 香蕉种植园 (2000-06820); 棕榈树 (1991-00486)

第二列:沿岸的村庄 (1999-02543); 植物园 (xxxx-00065); 椰子园 (xxxx-00335)

很多明信片上描绘的是新加坡和马来亚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其中植物园和棕榈树的明信片特别受欢迎。为了顺应外国人的审美眼光,本地人总在田园景色前,以固定的姿势入镜。

 05

明信片

1910年代

纸板

从左到右:

马来妇女 (1991-00395);   华人妇女 (xxxx-00186)

摄像馆拍摄的人像,往往加深了西方把亚洲妇女视为性物的既定观念。左边的明信片则显示一名马来女子身着传统服装,头戴黑色蕾丝头巾,慵懒地坐于盆栽旁;右边的手绘明信片上,华人女子脸带微笑坐在围栏上。

 06

明信片

1920年代

纸板

由上至下:

第一列:莱佛士图书馆与博物馆照片 (1999-02549)

第二列:阿德比酒店(Adelphi Hotel)和哥烈码头(Collyer Quay(1999-1579); 百得利路(Battery Road(1994-5156)

第三列:莱佛士雕像 (xxxx-00263); 莱佛士酒店 (1999-02334)

第四列:惠罗公司(Whiteaway, Laidlaw & Co.(1995-03686); 市政厅,维多利亚剧院 (xxxx-00272)

昭南岛
1117

昭南岛 1942 – 1945年)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就制定了新加坡战略以捍卫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权。英国政府在新加坡三巴旺(Sembawang) 建设海军基地,加强空军实力,并在沿岸部署大型的15寸岸防炮。新加坡因而享有东方直布罗陀新加坡堡垒的美誉。

1937年,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激起新加坡华侨的反日情绪。他们成立了爱国组织,筹款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同时也发起抵制日货和日商。

1941128日,日军开始轰炸新加坡,狮城岛民首次感受到战火硝烟。同一天,日军也从马来亚东北部海岸登陆,正式展开对马来亚的侵略行动。谁也没料到,在区区七十天内,日军以破竹之势横扫英军,迅速攻陷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

英军于1942215日投降。沦陷后的新加坡被日军占领接管,更名昭南岛(日文意指南方之光)。那段期间,太平洋战火继续蔓延,而日军统治下的新加坡岛民则面对粮食及燃油等物资匮乏、疾病横行的困境;再加上饱受日军殴打凌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1945年,日军向盟军投降,黑暗的日治岁月终于结束。

1118

亚洲皇后号运兵舰的船锚

1940年代

金属

1995-01520

这是亚洲皇后号运兵舰 (RMS Empress of Asia) 的船锚。亚洲皇后号在战前原是一艘客轮,后改装成运兵舰,负责将紧急增援的英国部队从英格兰载送到新加坡。194225日,当亚洲皇后号驶近新加坡时,被日军战机发现而遭到轰炸。当时亚洲皇后号是同行船队中行驶速度最慢的,且又排在末端,虽有附近船只奋力相助,最终仍逃不过被炸沉的厄运。虽然船员和大部分士兵均获救,但载送的武器全沉入大海。英军投降后,亚洲皇后号上获救的士兵沦为战俘,大部分被遣送到泰缅建造死亡铁路

1119

日本空军飞行员的皮帽头盔

1940年代

2003-00287

1120

马来亚战役

盟军主打防卫战

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新加坡展开空袭,随即登陆马来亚,让英军措手不及。19411210日,日军舰队入侵,英军战列舰

威尔斯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 反击号”(HMS Repulse) 驶离新加坡前去拦截。不幸被日军发现,在毫无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被日军先发制人;威尔斯亲王号反击号受敌围攻,不久后便遭日军轰炸机击沉。

论地面军力,盟军共有12万名来自英军多个军团、印度第三军以及澳大利亚皇家部队的士兵。然而,这些士兵的应战准备和实战经验相对不足,而且也缺乏英明的领导。盟军在马来半岛节节败退,最终于1942131日被迫退守新加坡。

在新加坡,盟军动员本地志愿组织如新加坡志愿军团与星华义勇军加入抗日行列。可惜日军也加紧对新加坡的空袭频率。终于在28日的晚上,日军登陆新加坡了。

1941年,日军对马来亚发动侵略战,并空袭新加坡。

1121

日本95Ha-Go轻坦克

复制品

1935年推出的95Ha-Go轻型坦克是日军在二战中最常使用的坦克。采用三菱柴油机为动力装置,有一挺37毫米火炮和两挺7.7毫米机枪。这种坦克速度快、机动性强,到了1941年已足以和盟军的轻型坦克较量。至二战将结束前,日本共生产了2000多辆95式轻型坦克。

95式轻型坦克曾在马来亚和太平洋战争中派上用场。日军登陆新加坡北部后,以坦克阵突破英军防守线,短短几天内便一路挺进武吉知马。

2010年,好莱坞影星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和名导史蒂文斯皮尔伯 (Steven Spielberg)联合制作的美国迷你电视剧《太平洋战争》。 剧中曾出现同款坦克;当时剧组共制作了四部复制品,这里展出的便是其中一部。复制坦克重3.5公吨,其履带是按照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收藏的一辆原型95式轻型坦克而制造的。

1122

英军将马来亚的防卫策略名为新加坡战略,即战火一旦在亚洲爆发,英国和其他英属殖民地将派遣海、陆军到新加坡支援当地部队。然而,当时欧洲烽火四起,英国自顾不暇,无法调动受过训的士兵和前线作战配备以及坦克等到马来亚和新加坡来。

日军入侵马来亚和新加坡时,采用翼侧包抄的战略夹攻英军,最终击溃驻守新加坡的英军。

19412月,澳军第8师士兵陆续抵达马来亚和新加坡,增援英军,在日军尚未发动侵略的前几个月,澳军在新马胶园,农村和河口展开作战训练。

这里展出的是澳大利亚皇家部队第2/4机枪营士兵在抗日战争中所用的配备如作战服、步枪以及士兵的个人物品。

01

澳军宽边软帽

1940年代

帆布

2015-00336-010 to 013

02

澳军作战服上衣、短裤,随身小袋

1940年代

布制、金属

2015-00336-001 to 002, 2015-00336-023 to 024, 2015-00336-026, 2015-00336-028 to 029

03

澳军军靴和军用裹腿

1940年代

皮革、布制

2015-00336-003 to 004, 2015-00336-007 to 008

04

配有背带和刺刀的恩菲尔德.303 (Enfield .303) 步枪

1940年代

金属、木制

2015-00337-001 to 003

05

授予亨利弗兰西斯德穆兰中尉的战争勋章

1940年代

金属

2015-00335

 

这些是授予澳大利亚皇家部队第2/4机枪营亨利弗兰西斯德穆兰中尉 (Lieutenant Henry Francis De Moulin) 的勋章。他于1942211日在武吉知马山附近遭日军埋伏袭击阵亡。

06

授予W.H.林赛中校的战争勋章,表扬他在星华义勇军的杰出表现

1940年代

金属

2014-01046-001

 

星华义勇军W.H.林赛少校(Major W.H. Lindsay,后擢升为中校)。这支由华族志愿者组成的义勇军,曾在克兰芝与日军苦战,其英文名称Dalforce,取自司令官约翰戴里

Lieutenant-Colonel John D. Dalley.)的名字。

07

英军步枪、刺刀

1940年代

金属

2015-00371-001 to 003

08

英军军帽

1940年代

金属

XXXX-08848

隶属英国印度军的印度第三军是马来亚和新加坡守卫军当中兵力最强的部队。其军官虽以英国人为主,但也有印度军官。这些印度军官由总督任命,军阶介于英国军官与印度士兵之间,自然就成了两个军阶的沟通桥梁。

日军登陆马来亚北部之初,印度第三军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到了19421月底,经过这次马来亚激战,印度第三军已折损了数千名士兵。其后,部队退守新加坡,负起防卫新加坡东北部和西部海岸的责任。

09

配有刺刀的英国印度军步枪

1940年代

金属

2015-00332-001 to 003

10

英国印度军头盔

1940年代

金属

2015-00333

11

英国印度军水壶

1940年代

金属

2015-00334-001 to 002

12

MK1布伦式轻机枪

1942

加拿大

2015-00370-001 to 002

 

布伦式轻机枪 (Bren guns) 一般采用30发弹夹,英军和盟军的步兵部队都使用这款枪支。布伦枪也可装置在支援步兵部队的布伦式轻型装甲车上。

1123

 日本皇军配有步枪、反坦克步枪、掷弹筒,并由坦克支援。日军在入侵马来亚之前,虽仅有一军团曾接受丛林作战训练但他们都被灌输于丛林不足为惧的概念。况且,日军从与中国交战的经验中,学会了不少有用的战地战术。

01

日军卡其布军服(1940年代)

Cloth 布制

2015-01058-001 to 004

日本士兵身穿的棉质军服,颜色有卡其、绿或灰;士兵的小腿上缠裹着布帛。军阶徽章通常戴在衣领上,就像这套士兵军服。

02

日本90式钢盔

1940年代

金属

2014-01059

03

日本南部94式手枪

1930年代

金属

2014-01049-001 to 003

这是日本军队中最常用的半自动手枪,它可发射8毫米口径枪弹,采用6发弹夹。

04

望远镜

望远镜套

1930年代

金属、玻璃

2014-01048-001 to 002

05

水壶

1930年代

金属

2014-01052

1124

日军长驱直入

我们必将战胜

日本第25军派出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进攻马来亚,屡战屡胜,迅速攻占了马来亚;日军军心大振,继续挥军南下新加坡。 当时,日军人数虽不及盟军,但却气势如虹。

日军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先于194227日向新加坡东北部的乌敏岛 (Pulau Ubin) 发动攻势,误导英军集中火力应付这场战役。翌日,日军全军出动进攻新加坡西北部海岸。当时驻守西北部海岸的澳大利亚军队寡不敌众,被迫退守裕廊前线 (Jurong Line) 重新部署。日军乘胜追击,盟军最终招架不住,于210日弃守裕廊。

隔天,日军攻下武吉知马,大批军用物资落入日军手中,他们也因此掌控了通往市区的主要道路。213日,日军攻占巴西班让山岗 (Pasir Panjang Ridge),许多位于亚历山大的英军军事设施也随之遭殃。

1942 日军攻占柔佛新山,继而对新加坡发动攻势。

1125

一个日军步兵营一般有一千多名士兵、三十名军官,包括司令连队、机枪连队和四个步枪连队。

38式步枪(又称明治38’)是日本皇军在二战时期所使用的标准步枪。这类栓式步枪可发射7.7毫米口径枪弹,采用5发弹夹。二战期间, 日本共生产逾300万支此款步枪。

01

日本有坂38式步枪、刺刀和刺刀鞘

1930年代

木制、金属

2014-00309-001, 2014-00309-002, 2014-00309-003

清酒是日本人在庆祝战争胜利或悼念亡兵仪式上的必备品。这里展出的部分酒杯带有旭日图纹。

02

日本清酒瓶和带有图纹的清酒杯

1940年代

2014-00981, 2014-01047-001 to 004

1127

1942215

英军投降

就在日军向新加坡市区步步逼进之际,马来亚英军总司令白思华中将 (Lieutenant-General Arthur Percival) 召开会议,与新加坡总督汤姆斯爵士(Sir Shenton Thomas) 以及盟军高级将领共商应对策略。部分人士劝请白思华立即投降以避免更多平民伤亡;另有人认为盟军有实力战斗下去。215日上午,白思华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商议是否要反攻重夺武吉知马或是举白旗投降。众将领认为反攻不切实际,最终决定投降。

投降仪式在武吉知马上段的福特汽车厂,即当时日本第25军总司令山下奉文的临时总部举行。山下奉文要英军无条件投降。白思华约于傍晚620分签署投降书,战事于晚上830分正式停止。

1942年,驻守新加坡的英军向日军投降。

1128

福特汽车工厂董事会会议室

194110月,福特汽车公司在武吉知马路开设汽车装配厂。1942215日,英军就在这间董事会会议室里签下投降书,向日军投降。日据时期,日军政府在这间会议室里摆放展品纪念英军投降的那一刻。二战结束后,福特汽车长在1947年恢复营运,直至1980年。2006年,重新修复的福特工厂纪念馆正式开放,会议室从此成了二战中英军在新加坡投降的重要纪念标记。

1129

日治时期

旭日下的黑暗日子

日军接管新加坡之后,将新加坡更名为昭南岛(日文意指南方之光),近百万人就此落入日军统治。1942216日,日军在市区举行胜利游行,一路走到政府大厦广场。

为制止劫与行为,日本当局将涉嫌犯案者逮捕,斩首示众,以杀一儆百。日军也展开大检证,名义为揪出共产党员和反日分子,实际上却是对新加坡华人展开大屠杀(现称大肃清)。

日据时期的新加坡,粮食、燃油等物资短缺,再加上日军实行配给供应,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日军为强迫人们学习日语,把日语列为学校必修科;并通过日本新闻片段、战争片与日本军歌,宣扬日本文化和日本军国思想。

1942年,日语成为学校必修科。

1130

大肃清

屠杀新加坡华人

日军占领新加坡后,旋即对华人展开整整两周的肃清行动。日军以揪出和铲除反日分子为名,自1942218日起,规定所有年龄介于18岁至50岁的华族男子到指定地点集中受检。

肃清行动由日本宪兵队指挥,日军士兵和本地汉奸在旁辅佐。日军对外宣称肃清对象是星华义勇军、新加坡志愿军团成员、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支持者、身上有刺青或被指参与反日活动者。事实上,很多人是被日军随意点中,然后被押上大卡车。日军将他们运载到(实乞纳(Siglap)、樟宜(Changi)、榜鹅(Punggol)、勿洛(Bedok)等偏僻地区进行集体枪决。

究竟有多少人在新加坡这场肃清行动中被杀害?正确数目不得而知。日军声称处决了五、六千人,但据非官方估算,受害者起码两、三万人。

1942 日军对华人展开屠杀或肃清行动。

1131

19632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遗骸善后委员会,负责寻找、挖掘和重新安葬19422月至3月新加坡大肃清罹难者。委员会将挖掘出土的死难者遗骸埋葬于美芝路(Beach Road) 的一块空地上,并在该地伫立一座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即新加坡和平纪念碑)。

这里展出的文物多为1966年于樟宜路 (Changi Road) 附近的惹兰培本山谷(Jalan Puay Poon挖掘出土,另有少数几件展品于武吉知马路四英里半(华侨中学靠近)和7英里处出土。

1132

樟宜监狱牢房门

1930年代

金属

2004-00639

建于1930年代的樟宜监狱原是座容纳数百名囚犯的平民监狱。到了日据时期,日军将几千名战俘和平民拘留者一起关押,使得监狱人满为患。新加坡总督珊顿汤姆斯及其夫人也是其中的拘留者。

1133

日据时期,日军将盟军士兵战俘和平民拘留者关押在樟宜监狱内。许多战俘后来被送往泰国缅甸边境,修建连接泰缅的死亡铁路

囚禁于樟宜监狱内的战俘和拘留者试着接受现实,适应困境,他们开班授课、音乐和戏剧表演等休闲教育活动,在冰冷的铁窗世界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规律。这里展出的文物为狱中战俘和拘留者的私人物品。

01

英军战俘弗利中士囚禁于樟宜监狱时的狱服

1940年代

布制

1999-02770-001, 1999-02770-002

 

这是英军战俘弗利中士 (Sergeant L. Foley) 的日常狱服。他曾是战前海峡殖民地志愿部队成员,在英军投降后被关进樟宜监狱。

02

战俘的英日字典

1940年代

纸制

2006-00111

 

澳军战俘G. D. Lee中尉受囚禁于樟宜监狱。关押期间,他利用新加坡高尔夫球俱乐部账本手抄编写了一本英日字典,里面收录了日常生活用语以及日军军阶称号。

03

致战俘提特马什中尉的信封

1940年代

纸张

1998-00222

 

被关在樟宜监狱的盟军战俘可通过设在东京的日本红十字会寄收邮件。这个信封上的收信人是战俘提特马什中尉 (Lieutenant Houghton H. Titmarsh) ,很可能是由家属寄发的。

04

通过战俘邮政点寄到伦敦的明信片

1940年代

纸张

1998-00224

05

平民拘留者的答谢册子

1940年代

纸制

1998-00845

 

这本手工制作的册子,是樟宜监狱拘留者为答谢狱友马克思布里斯克 (Max Brisk) 在狱中为他们修理钟表而献给他的。在册上签名表谢意的拘留者当中不乏知名人士,包括新加坡总督汤姆斯爵士夫人(Lady Daisy Thomas)

06

致给士兵Alfred Willis Leslie的明信片

1998-00223

07

威廉尼尔中士的刻字银盒

1942年至1945

1999-02769

 

银盒原属战俘威廉尼尔中士(Sergeant William Neil)所有。盒上刻着海峡殖民地志愿部队第三营”(3rd Battalion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Volunteer Force)的英文字母“SSVF”以及槟城与威省志愿部队 (Penang & Province Wellesley Volunteer Corps) 的徽章。海峡殖民地志愿部队由民间志愿者组成,在和平时期曾受过军训。日军入侵新马时,这些志愿者参与了抗日保卫战,当中有不少人之后遭日军逮捕囚禁。

1134

盟军战俘的遭遇

我们一直饿着肚子

日治初期,日军关押了大约10万个战俘和数千名欧洲平民,战俘营很快便人满为患。日军从19425月开始,将新加坡的战俘送去建造连接泰国和缅甸、全长415公里的铁路。由于工作与生活条件恶劣,超过1万6000名战俘和9万个平民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丧命,铁路因此被称为死亡铁路。除此之外,战俘也被送到新加坡各处、其他日本占领区或日本国内从事劳役。

在新加坡,日军将管理战俘以及战俘营的日常运作交给前英军官员负责。战俘所需的粮食和药品由日军提供,但总是供不应求。一些战俘偷偷组装收音机,收听盟军广播以了解战况,然后暗地里在营内传播消息。

 

1942年,关押在新加坡的战俘被送往建造连接泰国和缅甸的死亡铁路

1135

蔡杨素梅

饱受日本宪兵队折磨

蔡杨素梅与丈夫于日治时期在一家医院经营食堂,常有战俘到那里购买食物。1943926日,盟军在新加坡码头发动代号杰维克”(Operation Jaywick) 的反日突击行动,七艘日本船只被炸沉或严重损毁。日本随即派遣宪兵队搜查樟宜医院和全岛多处,一旦发现涉嫌给盟军通风报信的人就抓去逼供,同时给许多人冠上向盟军通风报信的罪名,将他们逮捕。蔡杨素梅与丈夫因涉嫌偷带收音机零件给战俘而遭日军逮捕。

在宪兵队总部,蔡杨素梅与其他囚犯被关在12英尺长、10英尺宽的小牢房里。她受到严刑拷问,但始终不愿承认没犯过的罪行。蔡素梅受关押且被施以酷刑长达200天之久,成为受关押最久的女平民。战后,她以战争女英雄的身份受邀到英国疗养。

1943年,蔡杨素梅与夫婿被日军关押拘禁,遭严刑拷打。

1136
01

蔡杨素梅的衣物

1940年代

蔡杨素梅惠赠

1992-00211

 

这里展出的是蔡杨素梅在1943年遭日本宪兵队拘留期间所穿的衣服。蔡杨素梅被关在原为基督教青年会大厦的日本宪兵总部,度过了200个黑暗的日子之后,终获释放。

02

金项链

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金属

蔡慧芳惠赠

2014-00308

 

这条蛇形金项链由印度工匠打造,原属新加坡总督汤姆斯爵士 (Governor Shenton Thomas) 夫人所有,是夫人的祖母赠予她的传家宝。汤姆斯爵士夫人(Lady Daisy Thomas) 在日据时期遭日军羁押,期间获蔡杨素梅几次冒险为她送去药品与日用品,她为表感激,于战后将这件传家宝赠予蔡杨素梅。蔡杨素梅之后又将项链转赠予长女蔡慧芳,作为21岁生日礼物。

03 蔡杨素梅与夫婿的结婚照复本
04

前基督教青年会照片副本,1940年代

1999-02394

1137

为未来而战

士兵、司机和行政官

日治时期对许多人而言虽是暗淡无望的,但仍有人尽其所能带来一丝曙光。当时日本军管政府驻新民事长官篠崎护利用职权给新加坡平民发放好公民通行证,帮助不少人逃过肃清大屠杀。他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粮食,并参与成立华侨协会和欧亚人福利协会的筹划活动。

日军以支持印度独立为名,计划向当时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发动攻势。他们在新加坡成立了一支印度国民军。把许多原属英军部队的印度士兵战俘,还有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印度族人併入了印度国民军。尤为突出的是,印度国民军还有一支称为詹西女王团”(the Rani of Jhansi Regiment) 的女军团。

有些志于抗日的人士通过加入或支持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如136部队等反日组织,投身抗日活动。这些组织在马来亚丛林活动,为盟军收集情报,为盟军重夺马来亚和新加坡铺路。

1943年,印度国民军成立詹西女王团。

1138

日本人篠崎护是日据时期的民事行政官。他曾发放保护通行证给欧洲人、华人以及其他平民,确保他们在新加坡的人身安全。他也在海峡华人领袖林文庆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后,代为说情。

篠崎护说服林文庆假借帮助日本军管政府恢复治安与经济活动之名,成立华侨协会。他也成功说服日军释放知名华人领袖,让他们加入华侨协会。篠崎本人后来也担任华侨协会顾问。

01

篠崎护之复制照片

1943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二战之前,篠崎护曾担任日本驻新加坡总领事馆的新闻专员。英国殖民政府怀疑他从事谍报活动,将他监禁了三年半。

 

英军投降后,篠崎护获释。他在日据时期受日本军管政府委任出任多项职务,例如外交官、首席教育官以及首席福利官。篠崎护后来撰写回忆录《昭南,我的故事》(1975年),叙述他在日据时期的亲身经历。

华侨协会(The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 , OCA)19423月成立。协会于日据时期后期虽为平民提供了不少财务与福利支援;但协会最初成立目的实为顺应日军要求,筹集5000万元的奉纳金献给日军,以表达新马华人社群对日本军事行动的支持(suggest changing sequence of events for a better flow: 协会成立的最初目的,是为筹集日军向新马华人社群征收5000万元的奉纳金,以表达他们对日本军事行动的支持。到了日据时代后期,协会则为百姓提供财务与福利支援。)。

华侨协会开出的这些收据记录了个人或团体所筹集的款项;展出的便条和备忘录则分别证明槟城和马六甲的华侨协会会员出钱捐赠了奉纳金

02

华侨协会所发的便条

1940年代

1998-00338

03

华侨协会所发的备忘录

1940年代

1999-02906

04

华侨协会收据

1940年代

2000-00442, 2000-00443, 2000-00444

1139

日军入侵马来亚和新加坡时,怂恿英国印度军战俘争取印度独立,并把他们编入一个名为印度国民军”(Indian National Army, INA)的军事组织,由莫汉辛格上尉(Captain Mohan Singh)担任指挥官。

莫汉辛格后来与日军闹翻,印度国民军的活动一度因而停滞。直到1943年印度革命领导人苏巴斯钱德拉鲍斯(Subhas Chandra Bose)来到新加坡,印度国民军才再度活跃起来。印度国民军虏获新马许多印族男女的心,这些青年纷纷加入国民军组织,认定组织是在为印度争取独立。

01

印度国民军女志愿者拉莎玛纳瓦雷德南的照片和军帽

1940年代

纸张、布制

2006-01814, 2006-01810

 

拉莎玛纳瓦雷德南(Rasamma Navarednam) 第一次听到印度国民军领袖苏巴斯钱德拉·鲍斯演讲时,年仅16岁。纳瓦雷德南受到这极具魅力的印度国民主义者所感召,加入了印度国民军的詹西女王团,成为这支500人志愿娘子军团的一份子。

02

效忠印度自由临时政府誓约

1940年代

纸张

2006-00181

 

印度国民军领袖苏巴斯钱德拉鲍斯于19431021日在新加坡宣布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Azad Hind, 英译为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Free India)。这里展出的文件,记录了一名24岁新加坡居民对此政权作出的效忠誓约。

03

《迈向德里》

1940年代

纸张

2001-01546

 

“Chalo Delhi”(兴都语意为让我们迈向德里)成为印度国民军的战斗口号。这本书叙述了印度在东亚争取独立的奋斗过程。苏巴斯钱德拉鲍斯(图中人物)被尊称为“Netaji”(兴都语意为领袖)。

04

印度国民军相关剪报

1940年代

2006-01809

05

印度国民军徽章和军夹子

1940年代

金属

2006-01813-001, 2006-01813-002

06

东亚印度独立联盟一份有关英国战俘的传单

1940年代

纸张

2010-01470-003

 

东亚印度独立联盟 (Indian Independence League, IIL) 是战前一个活跃于东南亚的组织,目标是动员印度海外侨民群起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这份由印度独立联盟发出的传单,内容与英军战俘有关。

07

印度国民军领袖苏巴斯钱德拉鲍斯(1940年代)

纸张

XXXX-12339

08

印度国民军军官约翰雅各布的照片

1940年代

纸张、木制

2006-01815

1140
01

136部队的纽扣罗盘

1940年代

玻璃、金属

1994-05339

136部队是一支活跃于缅甸、泰国和马来亚的盟军抗日部队。在马来亚,136部队成员主要为华人,这些志愿者在印度受训,之后潜入马来亚,与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携手合作对抗日军。

02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复制照片

1940年代

复制品

2001-06743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Malayan People’s Anti-Japanese Army)在日据时期采取游击战术,对抗日本军的侵略。他们利用英军提供的武器,对日军和警察局发动袭击。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海陆运输路线被相继切断,大批军用物资滞留境外。国民政府遂在云南省赶建滇缅公路,同时通过南洋最高抗日组织南侨总会号召南洋志愿者投入把战略物资运送到中国南方的工作。经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登高一呼,东南亚共3200名司机和机工响应号召,当中还包括印族和马来族男子以及四名女子¹。战略物资由卡车运送,途经连接中国云南和缅甸的滇缅公路,这条公路全长1146公里,是滇西人民用血肉紧急修建而成的。

1939年至1942年间,南洋华侨机工运送了超过20万吨战略物资。²面对沿途酷寒气候和恶劣路况,还需随时提防日军战机的轰炸。³日军于1942年占据缅甸之后,关闭了滇缅公路,许多南洋华侨机工因此滞留中国境内,在机工队解散后陷入失业状态。

03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发出的汽车修造厂修车工委任状

1940年代

2001-04517

 

发动机机工张天赐是其中一名响应号召的志愿者。他率领第二批南洋志愿者,于19393月前往中国。经过培训后,于194011月受委为汽车厂修车工。

04

缅甸八莫运输局发出的司机准证

1942

2001-04531

05

川滇东路运输局发出的修车厂帮工程司委任状

1942

2001-04520

06

出境许可证

1945

2001-04540

07

这张发给张天赐的华侨机工复员证明书,肯定了他对中国抗战时期所作的贡献

1946

2001-04543

 

19425月,日军占领缅甸,进而关闭滇缅公路。张天赐及其他来自东南亚的志愿司机和机工滞留中国境内,陷入孤立无助的困境。

 

1945年,在华侨互助会与云南省侨务委员会的协助下,张天赐及其他南洋华侨机工终于得以回返东南亚。然而当初投身抗战行动的南洋华侨机工有3200之多,但最终在战后得以回国的则不到半数。

08

南洋华侨机工张天赐与云南白族妻子龚筱凤

1940年代

2001-04607

1141

日治时期结束

英军重返新加坡

日本广岛和长崎受到美国原子弹轰炸之后,日本于1945815日向盟军无条件投降。在新加坡的日军部队很不情愿地服从了投降指令,好些士兵无法接受战败事实而选择切腹自尽。

英军95日重返新加坡,受到民众热烈欢迎。912日,投降仪式在市政大厦(现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部分建筑)举行,日军马来亚半岛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代表日方签字,向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登将军(Admiral Lord Louis Mountbatten)无条件投降。

三个月后,英国对日军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其他地区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展开调查。新加坡战犯法庭经过审讯,裁定七名日本军官屠杀新加坡华人罪名成立,两人判处死刑,余者被判无期徒刑。当时许多民众认为这七人应当全被处死。160年代,新加坡发掘出大量肃清被害者遗骸,引发社会向日本追讨血债、要求道歉的强烈呼声。

1945年,占领新加坡的日治政权向英军投降。

1142
01

19458月日军投降后,英国海军旗升起飘扬

1945

布制

S.詹德拉莫汉博士惠借

 

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西比尔号(HMS Sibyl)是日军19458月投降后第一艘航抵新加坡海港的英军潜水艇。西比尔号驶入港口时,船上飘着英国海军旗,象征英军在日军战败后重返新加坡。

02

日本投降军官的军刀

1945

皮革、金属

帕米拉.巴克惠赠

2003-00494-001, 2003-00494-002

 

这把日本武士刀属于日据时期一位身份不明的日本高级军官所有。日本军官将此刀赠予一位曾被日军关押的平民,以表投降之意。这位平民就是文物捐献者已故的父亲。

03

华人大屠杀战争罪行审讯纪念银杯

1947

银制

2007-52259

 

这座纪念银杯由新加坡华侨社群赠予华人大屠杀审讯首席主控官弗雷德里克沃德少校 (Major Frederick Ward)。审讯于19473月在维多利亚纪念堂 (Victoria Memorial Hall) 举行。在沃德的开庭致辞中,首次将日军屠杀新加坡华人(后称为肃清)正式被列为战争罪行。

04

日军与日本战俘以劳役服刑的照片

1945

2014-00393, 2014-00396, 2007-50874, 2014-00402

 

日军投降后,日本士兵沦为战俘,被押送到战俘集中营。他们被令干劳力活,负责清除废墟和垃圾,以及清理即将举行正式投降仪式的政府大厦广场。

05

日军投降后,民众在胜利游行中欢庆

1945

XXXX-14915, XXXX-14916

 

1945912日,日军在新加坡正式向英军投降。随后政府大厦广场举行胜利游行,大批民众涌上街头欢迎盟军。

06

路易斯.蒙巴登伯爵和英军部队出席日军投降仪式

1945

1995-02764, 1997-03403

 

1945912日,日军在新加坡市政大厦(现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部分建筑)正式投降。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路易斯蒙巴登伯爵(Lord Louis Mountbatten)接受日军马来亚半岛总司令坂垣征四郎的无条件投降。

07

散布日军投降消息的盟军传单

1945

纸张

2011-01705, 1999-02043-001, 1999-02043-003, 1999-02043-004, 2000-08116-002

 

这些以英文、中文、爪夷文(马来文)、淡米尔文书写的传单,是由盟军战机撒落在新加坡全岛各地,发布1945年盟军胜利、日军投降的消息。

1143

战后新加坡(1945年至2015年)

1942年,英军向日军投降,不仅彻底摧毁了西方列强无坚不摧的优越形象与地位,也同时唤起了人们的民族主义。二战结束后,反殖民主义浪潮席卷亚洲和非洲,新加坡也不例外。

在这里,各个政党和民间组织相继成立,而重新接管新加坡的殖民地政府也决定落实宪制改革,为日后的民主选举铺路。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权,并举行第一届大选。人民行动党在这场历史性的选举中获胜,党魁李光耀先生也成为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先生随之率领自治邦首任内阁,继续为争取新加坡独立而奋斗。历经与马来西亚的短暂合并,新加坡被迫在1965年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独立后的二十年内,以人民行动党为首的政府咬紧牙关,积极解决本地高失业率和房屋短缺的挑战。政府也大刀阔斧地推行多项政策,例如发展本地工业、吸引外资、推动旅游业、改善公共住屋及教育、绿化环境等。至1980年代,新加坡终于取得骄人的经济成就,成功蜕变为繁荣的城市国家,也是国人心系的美好家园。

1144

群众运动与街头暴动

民众要发声

二战结束后的新加坡急于摆脱殖民统治,并积极争取自主与独立。同时,战后的社会百废待兴,人们面对粮食短缺、失业、生活及工作环境恶劣等种种问题。于是学生和工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罢工示威,通过这类群众运动宣泄人们的不满,也对低工资以及殖民地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提出控诉。

默迪卡!(即马来语Merdaka,自由的意思)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口号。无论是群众或是政治领袖,人人在这时期里都同声高呼默迪卡。尤其是二战暴露了英国殖民统治者的脆弱与无能,本地几位有志青年随之挺身而出,决心要带领新加坡走向独立之路。他们分别是马绍尔(新加坡首任首席部长)、林有福(第二任首席部长)和李光耀(新加坡首任总理)。

1955年,首届立法议院选举中,马绍尔当选为新加坡第一任首席部长。

1145
木刻版画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的创作媒介,题材主要反映了战后新加坡的政治与社会现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二战结束后的新加坡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依旧困苦。版画所描绘的主要是劳动阶级辛勤劳作的情景。
01

波东巴西水患

1957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06

 

1950年代,波东巴西居民以务农为主,但该处经常淹水。这幅版画描绘了洪水来袭时,一家人仓惶逃命的情景,而为人父母的脸上尽显焦虑。

02

南洋大学筹款义踏

1954

朱庆光

木刻版画

1999-00808

 

1953年,华社领袖陈六使倡议在新加坡创办一所华文大学,本地华社各阶层也热烈响应,为大学筹款。版画中,三轮车夫参与筹款义踏活动,把当天所得的收入全数捐出,作为南洋大学的建校基金。

03

五一三””

学运

1954

朱庆光

木刻版画

 

1952年,殖民地政府推行国民服役法令,征召18岁至20岁的男性青年入伍。当时的华校生不满该项法案,拒绝为保卫殖民政府而入伍。1954513日,华校生遂发起一项向总督陈情的示威游行,但后来却演变成暴动,史称五一三事件。这幅版画刻画了当时警民冲突的场面。

04

夜市小贩

1958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11

05

失学

1957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08

06

流浪母子

1954

Chieu Shuey Fook

木刻版画

1999-00830

07

非法摊贩

1957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05

 

非法摊贩是五、六十年代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许多家境贫困的市民为了讨生活,往往在没申请执照的情况下,沿街摆摊兜售熟食和日用品。遇上警察(俗称地牛)或稽查人员的突击检查时,小贩们只得四处窜逃。版画中,非法摊贩遇上地牛突击,动作轻快的小伙子已及时把货物塞进袋子里逃跑,但旁边的老妇仍在慌张地收拾摊子。

08

红山制砖厂的印度劳工

1958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13

09

印度劳工铺设电缆

1958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10

10

探访受伤工友

1958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15

 

这幅版画描绘的可能是一位友人、同事或工会会员探访受伤工友的情景。画中突显工友一家人的焦虑与无助。当时,一般工人在受伤后不但无法获得工伤赔偿,还得蒙受不能出外工作的经济损失。这种不公平对待工人阶级的处理方式加深了贫困百姓对殖民地政府的不满。

11

敲诈

1957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09

 

独立前的新加坡,私会党活动相当猖獗,而市民若要在私会党的地盘内做生意,先得向他们缴付保护费否则就会受到干扰。版画中,纹身的私会党成员,正凶神恶煞地向摊主追讨保护费。在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私会党常因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对当时的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

12

波东巴西防涝沟渠

1957

许锡勇

木刻版画

1999-02614

 

版画生动地描绘了农户之间如何守望相助,齐心挖掘防涝的沟渠,为即将来临的雨季做足防洪工作。画中的父亲正在向孩子解说挖掘防涝沟渠的重要性。

1146

1948年,马来亚共产党在马来亚境内展开武装斗争,同年6月,殖民地政府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马共在二战期间曾与英军联手抗日,因此战后获准公开活动,但随着马共势力开始渗透职工会,并被怀疑煽动民间的反政府情绪,英军采取强硬手段遏制马共活动。

19485月,共产党成员纷纷离开新加坡,走进马来亚森林,策划武装斗争。新加坡虽未爆发任何武装暴力事件,但英国殖民地政府以紧急状态为名,将任何涉嫌组织颠覆活动的可疑人物一一逮捕。

01

卡其布衬衫

1950年代

棉布

2000-03677

02

军帽

1950年代

棉布

2000-03678

03

森林迷彩领巾

1950年代

绒毛、棉

2000-03682

04

自制匕首与刀鞘

1950年代

金属、木、皮革

2000-03684, 2000-03685

军帽和卡其布衬衫属于英军苏顿少校(Major W. J. F. Sutton),他曾参与马来亚紧急状态时期的剿共行动。匕首、刀鞘和森林领巾,则是从死在苏顿少校枪下的共产党人身上取得的

05

蓝瑞致马共同志的公开信

1951

Lim Choo Ming捐赠

1996-00402

这是曾任泛马职工联合总会副主席的蓝瑞亲笔所写的公开信。他在信中承认自己在1950627日于彭亨州文冬的警察局投降自首。他指控马共中央利用恶毒的政治阴谋,并牺牲党员的宝贵生命。他表示自己已经清楚认识到马来亚共产党中央领袖人物的真面目。蓝瑞通过公开信向马共同志喊话,吁请他们尽早投降,同时保证他们会跟自己一样受到政府的优待,且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并找到正当的职业。

06

爪哇文反共传单

1950

纸张

Lim Choo Ming捐赠

1996-00401

这张传单以爪哇文撰写,悬赏任何举报共产党成员的公众。马来亚政府在五十到六十年代在森林里投下大量这类的传单,呼吁共产党人尽早投降,并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07

淡米尔文的反共传单

1952

Lim Choo Ming捐赠

1996-00400

这份传单由马来亚政府印制,宣导对象是印度共产党成员。传单上指出,印度共产党领袖伯鲁玛(Perumal)不过是马来亚中央委员会的傀儡,根本无意照顾其他共产党成员的福利。因此传单呼吁这些印度共产党成员应即刻投降,以保住工作,并尽早与家人团聚。

08

. 38 Smith & Wesson 手枪

1950年代

金属

内部安全局历史展览馆借展

这把手枪是在一次对付城乡指挥委员会共产组织的扫荡行动中所起获的武器。这个组织在紧急状态时期制造多起暴力攻击事件,例如手榴弹袭击、谋杀、纵火事件等等。

1147

镇暴警车炮塔

1950年代—1960年代

金属

警察总部捐赠

1996-01815

安装在镇暴警车上炮塔钟。镇暴警车开往暴乱现场时,负责指挥的警官会摇响炮塔钟,以不同的命令信号向在场执行任务的镇暴人员发出指示。

1148
01

警盾

1950年代—1960年代

柳条编制

警察总部捐赠

1996-01816

02

警用手枪套

1950年代

皮革

警察总部捐赠

1996-01810

03

警棍

1950年代

警察总部捐赠

1996-01812

04

警棍

1950年代

警察总部捐赠

1996-01811

05

警用无线对话机

1950年代

金属

警察总部捐赠

1996-01813-003

06

警用对讲机

1950年代

塑料

警察总部捐赠

1996-01814

07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

1955

纸质

Annie Tan Guek Neo捐赠

2006-01634

这是马克思(Karl Marx)与恩格斯(Frederick Engels)在1848年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宣言阐述,在现代工业时代,资产阶级掌握了土地、资源、工厂及生产力,这无形中造成对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宣言也明确阐释了共产主义的斗争目标:即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公义与人人平等。

共产主义在50年代对许多充满理想的年轻学子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再加上他们对英国统治已心灰意冷,许多学生转而支持共产主义,憧憬着共产主义所宣扬的工人阶级的理想社会

08

抚养权案件开庭审理前,玛丽亚紧跟在养母阿米娜身后

1950

复制品

《海峡时报》提供

09

在阿米娜争夺玛丽亚抚养权上诉案下判前夕,高庭外聚集了数百群众。

1950

复制品

《海峡时报》提供

 

二战结束后,紧张的种族关系是对安定社会的潜在威胁。19501211日,法庭将13岁女孩玛丽亚的抚养权判给荷兰籍欧亚亲生父母。这个判决激怒了本地回教社群,他们认为这是扭曲玛丽亚身为回教徒的身份认同与信仰。这起事件急速升级为回教徒与欧洲人之间的种族矛盾,随之爆发的暴力冲突持续了整整两天,共有18人死、173人伤。

10

学生和平请愿,反对国民服役法令

1954

复制品

1994-05491, 1994-05497

 

英国殖民地政府推行的国民服役法令,并在1954年生效,引起华校生的强烈反弹。有感殖民地政府的差别待遇,以及华校生的前景亦不如接受英文教育的本地学生,华校生纷纷抗议服役法令,拒绝保卫英国殖民地。学生的和平请愿后来演变成警民冲突,史称五一三学运。

11

福利巴士工潮

1955

复制品

XXXX-14433, XXXX-14449, 

XXXX-14423

 

19555月,本地爆发战后最严重的一场工潮,导因是福利巴士公司的巴士工友为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与待遇,展开了大规模的罢工行动。在这过程,许多华校生也加入抗议的队伍,支持工友争取权益。这场大规模的工潮后来升级为长达三天的暴动,警方出动水柱和催泪弹驱散示威的工友和学生。暴动酿成431伤。

1149

大卫·马绍尔(David Marshall1955年当选新加坡首席部长。他慷慨激昂的演说,牵动了战后的民族主义者和街头市民的心弦。他强烈谴责殖民政府对殖民地的剥削,并坚信人人平等的理念,主张争取新加坡的自治权。

马绍尔率团赴英国进行首轮宪制谈判,最终因拒绝接受英国维持新加坡内政的管辖权而与英国谈判破裂。英国政府对马绍尔同情学运及工运的立场无法苟同,进而怀疑他的领导新加坡的能力。

01

立法议会选举投票通知卡

1955

1995-01657

02

麦克风

1950年代至1960年代

金属

2006-00232

03

首席部长委任状,由约翰尼诰总督(John Nicoll)授予马绍尔

1955

马绍尔夫人(Jean Marshall)捐赠

1997-03500

04

马绍尔的烟斗与烟斗架

1970年代

木质

马绍尔夫人(Jean Marshall)捐赠

1999-01355

这些烟斗与烟斗架全是马绍尔生前最爱。这里展出的烟斗架是马绍尔的儿子乔纳森(Jonathan Marshall)亲手制作赠予父亲的。

马绍尔在担任首席部长期间有两大特征:一是他总是穿着衬衫式夹克,而他这样的打扮在立法议会上总让人瞩目。二是马绍尔总是叼着烟斗,这是他的招牌动作

05

马绍尔领导的劳工阵线在上台首六个月的进展简报

1955

1999-02301

1150

马绍尔在1956年下台后,由林有福接任首席部长一职。林有福后率团与英国展开第二轮宪制谈判,终于成功为新加坡争取自治。1959年,新加坡举行史上第一次人民选举,投票选出立法议院的所有议席。

在对付颠覆活动与社会暴乱方面,林有福与马绍尔的作风截然不同。他领导的自治政府不仅迅速地逮捕了好几百人,也瓦解许多疑似亲共的学生与工会组织。他的强硬手腕深得英国政府的认同,也向英方展示了新加坡自治政府歼灭共产势力的决心及保障英国利益的能力。然而,这却也引起华社的强烈不满,大多数的华人选民也对林有福政府越来越不信任。

01

劳工阵线候选人林有福的竞选传单

1955

2007-52923

1955年立法议院选举,林有福代表劳工阵线在合乐区参选,并分发这类竞选传单。林有福也通过在群众大会上公开演说争取选民支持,他最终以86.5%的得票率当选。

02

中文传单介绍林有福与英国进行谈判,并成功地为新加坡争取到自治。

1959

2007-52926

03

新加坡人民联盟的马来文党纲

1959

2000-01007

04

新加坡人民联盟党纲。该党是林有福新成立的政党,由劳工阵线与自由社会党合并而成。

1959

2000-01006

05

立法议院选举通知卡

1959

1995-01659

1151

李光耀毕业自剑桥大学,是一名合格律师,1950年代投身政治,并为好几个工会担任法律顾问。1952年,他代表新加坡邮电工友联合会争取改善工资和待遇。1954年的五一三事件,他也为被捕的华校生辩护,因此认识了学运和工运领军人物林清祥与方水双。李光耀之后连同几位政治伙伴决定与林清祥和方水双联手,共同在1954年创办了人民行动党。

1955年,李光耀在立法议院选举中当选,随后同马绍尔领导的政党代表团远赴伦敦与英国政府展开自治谈判。1959年大选,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赢得51个议席中的43席,并以执政党秘书长身份,成为新加坡首任总理。

01

李光耀律师袍

1950年代

毛织品

李光耀捐赠

2010-03443

李光耀在通过英国律师资格考试后,在伦敦一家专做律师假发和袍的老字号Ede & Ravenscroft,定做了这套律师袍。

02

工会徽章

1950年代

金属

1995-06932, 1995-06921, 1995-07196, 1995-07223, 1995-06285, 1995-07189, 1995-07311, 1995-06938, 1995-06316, 1995-06283, 1999-02732

透过这些徽章,可以认识战后新加坡的不同工会,这些工会经常为工友争取更高工资及改善工作条件而陷入工业纠纷,有时甚至发动罢工。40年代末,共产势力与英国殖民地政府之间的斗争愈发尖锐,共产势力透过亲共的新加坡职工联合总会发动多次工潮,企图借此推翻殖民政权。

03

李光耀的劳力士蚝式恒动型腕表

1953

金属

李光耀捐赠

2011-00740

李光耀夫人的劳力士蚝式恒动型腕表

1953

金属

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借展

1953411日,新加坡邮电制服工友联合会将这对男女装手表赠送给李光耀和夫人柯玉珠,作为谢礼。当年工会为争取改善待遇而宣布罢工,但过后因为和殖民政府达成协议而取消罢工。身为是工会代表律师的李光耀,成功地为近千名邮电工友追讨回28个月的欠薪以及其他赔偿金,总额约达100万元。

1152

讲台

1970年代

紫檀木

新闻及艺术部捐赠

1998-01071

1970年代,总理李光耀在国家剧场的这个讲台前发表常年群众大会演说。第一场国庆群众大会在1966年举行,这一年也是新加坡的第一个国庆日。国庆群众大会此后成了总理向全国人民发表的常年重要演说,阐明国家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1153

李光耀总理于1963831日的马来西亚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全文

复制品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李光耀总理赶在马来西亚联合邦将于916日正式成立之前, 1963831日, 宣布新加坡独立。为了庆祝这重要的一天,除了在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举行阅兵仪式,李光耀也在庆典上发表演讲,强调这历史性的日子意味着新加坡结束了超过10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这里展出演讲的全文记录,讲台展区也有视频,摘录播出演说片段。

1154

合并与分家

新马合并仅两年光景

殖民地政府在1959年赋予新加坡自治权,而在同年举行的选举中胜出的人民行动党,也在选举后立即着手落实竞选承诺,即结束殖民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非共产主义的新加坡。同时,他们也争取让新加坡成为马来亚联邦的一份子。与马来亚合并是自治邦获得真正独立的唯一可行选项,也唯有并入马来亚,新加坡才可能拥有广大的腹地和庞大的共同市场,以支持这座小岛的经济发展与生存。也唯有并入马来亚,新加坡才能借助马来亚的反共力量,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新加坡继续蔓延。

 

1963916日,新加坡与马来亚联邦(今天的马来西亚)、北婆罗洲(今天的沙巴)以及砂拉越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联邦。然而,由于经济和政治的种种分歧,新马合并之路终究难以维持。196589日,新马宣布分家,新加坡自此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共和国。

1963年,新加坡与马来亚联邦、北婆罗洲、砂拉越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联邦。

1155

新加坡将马来语选定为国语,主要是希望通过马来语凝聚人民,使新加坡人民可以建立起共同的马来亚身份认同感。对人民行动党所领导的政府来说,建设国家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创造一个能团结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各大族群的马来亚文化。

这里展出的马来语指导手册,是用来帮助公众学习并使用马来语。这些手册也传达了一个信息,即语言是创造国家意识、建立身份认同的重要工具。

01

《马来语一月通》,中文版的马来语指导手册

1956

新加坡

2008-01240

02

《国语月刊》,中文版的马来语指导手册

1963

1995-00350

03

国语月奖章

1965

金属

2014-00781

 

国语月1965年启动,目地是鼓励新加坡人民使用马来语,提升人们的马来语水平。在国语月期间举办的活动包括书展、演讲与阅读比赛、写作比赛等等。这里展出的是颁发给比赛优胜者的奖章。

04

25堂国语课》,首个在国语周推出的马来语指导手册

1962

Sim Pheng Chuan惠赠

1999-00314

1156 1961年至1965年间,新加坡希望争取与马来亚联邦合并,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这个课题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引起激烈的辩论。最终合并落实,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了。然而合并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联邦的政治矛盾与种族关系日益紧张。当年本地四大语文的报章《海峡时报》、《南洋商报》、《每日新闻》、《淡米尔之声》,也即时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这些展示在墙上的新闻报道,让您透过每日新闻标题,得以了解从新马争取合并到1965年新马分家的历史演变。
1157 由人民行动党所领导的政府坚信要脱离殖民统治,同时保留国家最大的权益,就是与马来亚联邦合并,并在劳工与教育事务上的保有自主权。这个理念在各政党间引发热烈讨论,也造成人民行动党的党内分裂。许多亲共份子反对行动党提出的新马合并方案,对联邦中央政府对付共产势力的强硬手段也无法苟同。左翼份子的领军人物林清祥试图通过立法议会推翻政府但不成功,终决定于1961年选择另行组织新政党。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社会主义阵线与人民行动党为争取民心,积极宣传各自的理念,也多次进行正面交锋。这里展出是各政党所印制的书籍与手册,展现了新马合并的不同观点。
01

《争取合并的斗争》(The Battle for Merger),中文、英文、马来文版,文化部出版

1962

纸质

2000-00938, 2010-02161, 1995-00363

 

1961913日至109日之间,李光耀总理通过电台广播发表一系列演说,并以英语、华语、马来语各发表12讲,总共36讲。这一系列电台广播,目的在于揭穿共产份子的动机、手段与组织结构。当时人民行动党在立法议院中只比分裂出来的社会主义阵线(简称社阵,亲共的组织)多出一个议席,因此没有绝对优势。但这一系列的广播演说却成功地扭转了行动党的劣势。电台12的演说过后也被整理成书,并有四种官方语言版本,题为The Battle for Merger中文译名为《争取合并的斗争》。

02

自由社会党出版的《合并背后的真相?》

1962

2007-52938

 

这本册子由自由社会党秘书长梁苏夫人(Felice Leon-Soh)撰写。书中呼吁选民质疑人民行动党的合并主张,并在全民投票时作出明智的选择。

03

社阵出版的《合并、假合并与邦联》

1962

2000-00941

 

尽管社会主义阵线支持并入马来亚的理念,但他们并没有同意人民行动党提出的合并条件。社阵主张全面合并,新加坡必须全面自治,而新加坡人民的自主权也必须获得绝对的尊重。这本册子明确阐述了社阵对于合并的主张。

1158 人民行动党在1961年展开为期一年的宣传活动,积极向人民阐述与马来亚联邦合并的利益。文化部也出版各类传单和手册宣传合并的好处,希望能让人民清楚知道合并后的权利。1963年合并落实后,李光耀总理提倡建立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所有种族的地位和待遇是平等的。这个概念也在政府所出版的书册里明确阐释。
01

文化部出版的《合并和你的前途》

1961

1999-00527

这类传单以四种官方语言印刷出版,阐述及宣传合并的好处。

02

文化部出版的《合并和我们的权利》

1961

1994-04457

03

文化部出版的《争取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

1965

2010-02163

04

文化部出版《为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斗争》(中文版)

1965

2000-07933

1159

呈现1962年新马合并全民投票的立体模型

1983

综合媒体

2006-01226

 

这个立体模型展现了新加坡民众热烈讨论新马合并时的情景。新马合并全民投票于196291日举行,71%选民投票支持人民行动党政府提出的合并方案。1963916日,新加坡正式并入马来西亚联邦。

这个立体模型曾经与其他19个同类型的立体模型,在八、九十年代的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即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前身)展出。这些由菲律宾艺术家制作的立体模型展现了新加坡历史的重要时刻。

1160
01

文化部印发的海报,标题为新加坡人民尽情欢乐共庆马来西亚日

1963

1995-04192

 

1963916日,新加坡联同砂拉越和北婆罗洲(今天的沙巴)与马来亚联邦合并,成为马来西亚。为了纪念这个具历史意义的日子,新加坡的海、陆、空三军也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海报上显示,这些庆祝活动包括大规模的游行与花车、灯光表演,重头戏包括新加坡海港局的龙船花车。花车高达500尺,共用了6000盏灯泡照明。(左下图)

02

Discover Malaysia《发现马来西亚》图册

1963

XXXX-02165

 

这是由文化部出版,分发给学校学生的图册。图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马来西亚的花草树木、人民及文化艺术等,。图册还可充当剪贴簿,学生可以在首几页的空白处贴上与家人或朋友的照片。它还宣扬新马合并后的好处

 

这是图册中的第一和第二面(复制品)

1161

马印对抗

发动武装袭击,摧毁马来西亚联邦

包括新加坡在内的马来西亚联邦在1963年成立,引起印尼苏卡诺政府的强烈不满,将之视为英国新殖民主义阴谋。苏卡诺于是决定对马来西亚发动全面对抗,史称马印对抗Konfrontasi)。于1963年至1966年间,印尼多次派武装人员入侵马来西亚各地,对非军事目标发动炸弹袭击。新加坡也成了印尼恐怖袭击的目标,爆炸案接二连三发生,第一起爆炸案发生地点就在东海岸的加东公园。其中最严重的一次炸弹袭击事件是19653月发生的麦唐纳大厦爆炸案,酿成三人死,33人受伤。

1162

建国第一步

建立国家意识

新加坡1965年宣布独立,但在建立国家意识方面却早在1959年就开始积极推行了。19596月,新加坡获得自治权,首任民选政府宣誓就任。同年的12月即举行新加坡自治邦国民效忠周State of Singapore National Loyalty Week ),除了向人民介绍国旗、国徽和国歌,全国也见证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宣誓就任国家的最高元首。

在这之前的两年,马来亚广播电台通过一系列广播剧,邀请听众一起勾勒心目中想象的马来亚独立国。广播剧题为《建国的第一步》,由拉惹勒南(Sinnathamby Rajaratnam)编写。拉惹勒南是人民行动党创党人之一,他当时从事新闻工作。19596月自治邦成立,拉惹勒南出任新加坡首任文化部长。他也致力通过各种方法培养人们对新加坡的归属感,也让人们觉得新加坡是属于他们的。其中,这位开国元勋也在1966年写下国家信约,直至今天,全国所有学生每天早上都必须在学校里宣读信约。

1959年,国旗、国徽和国歌于政府大厦正式揭幕。

1163

新加坡市金权杖

1953

镀金白银

2003-00230

这把金制权杖是本地影业巨子兼慈善家陆运涛为庆祝新加坡升级为新加坡市而捐赠的。1951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特许将新加坡升格为市。权杖由英国雕刻家皮根顿约翰逊 (Charles d’Orville Pilkington Jackson) 设计,爱丁堡金匠Messrs Hamilton & Inches制作。

当时陆运涛特地成立一组委员会讨论权杖的设计,成员包括陆运涛本人、大学教授以及莱佛士博物馆的研究员等。权杖顶端的四个小银人,分别代表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欧洲人,并象征新加坡的多元种族社会。小银人以花环相连,并站立在一座镶有城市纹章的城堡顶端。权杖上的其他图案,则代表了新加坡的生态、文化及贸易。

1164

新加坡在1959年成为自治邦时,就拥有自己的国歌、国旗、国徽等象征标志。1965年独立之后,这些原本作为自治邦的象征升格为国家象征,而其他能表现我国主权和自主身份的象征也随之诞生。

19665月,为了颁布新的身份证,全国展开国民登记活动。一个月后,政府也颁布新加坡护照。隔年,政府再推出只限往返西马的护照。

另外,新加坡也推出自己的货币,首套纸钞是在1967年发行的胡姬花系列钞票。

01

《前进吧,新加坡!》唱盘

1959

塑料、纸

2014-00970

Low Kam Hoong捐赠

 

歌曲《前进吧,新加坡!》(Majulah Singapura) 原是本地马来音乐家朱比赛于1958年写给新加坡市议的正式集会歌。 19595月,新加坡获得自治,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这首歌被灌录成纪念唱盘。这里展出的是本地唯一仅存的唱盘。

同年12月,《前进吧,新加坡!》被选定为国歌,歌曲的节奏、曲调和歌词被稍为修改后录制成黑胶唱片,并于本地发行。

02

《前进吧,新加坡!》黑胶唱片

1960

塑料、纸

2012-00132

03

胡姬花系列纸钞,面值分别为1元、5元、10元、25元、100元、500元、1000元和1万元

1967

纸钞

NA-0001-B, NA-0002-B, NA-0003-B, NA-0004-B, NA-0005-B, NA-0006-B, NA-0085, NA-0086, NA-0087

04

马来西亚护照、新加坡护照和只限往返西马的新加坡护照

1965年、1966年、1967

1993-00403, 2011-00730, 2005-01280

Amit bin Sirat, Mei-Mei Moore and Koo Hang Lian捐赠

05

国民登记证

1990929

2015-00216

 

新加坡国民登记证在1966年颁布,1991年被淘汰,改为信用卡大小的塑料身份证。

1165

独立以后,新加坡急需建立起国防力量。政府在1967313日通过国民服役法案,强制规定所有18岁的男性新加坡公民入伍服役。

1967830日,新加坡首批全职国民服役人员入伍接受两年军训。这里展出的物件属于最早的几批服役人员所有。

01

国民服役制服

1969

绵料纹布、金属、皮革、橡胶

2015-00006 to 00011, 2015-00022

William Oh捐赠

William Oh1967年首批9000名应召入伍的服役人员中的一员。因为申请延迟两年而于1969年正式入伍。这里展出的是他刚入伍时分配到的一套军服。

这套军服俗称淡马锡绿色制服,是新加坡武装部队最早设计的军服,它取代了英殖民时期的旧军服。

02

国民服役入伍通知单

1969915

纸质

2015-00003

William Oh捐赠

03

国民服役新兵明信片

19691022

2015-00002

William Oh捐赠

04

国民服役登记通知书

1967

1999-01729

05

国民服役规则手册

1967

2000-03291

06

新加坡人民警卫队招募手册

1967

2007-52596

07

国民服役服务奖章

1967

金属

2014-00780

 

这是授予1967年第一届国民服役人员的其中一枚奖章。该批共有900枚的奖章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赞助。


1172

拉惹勒南的扶手椅

1970年代

皮质

拿督S. Vijayaratnam 博士和S. Jothiratnam惠赠

2006-01328

这是拉惹勒南(S. Rajaratnam)生前最喜爱的沙发椅,他经常坐在椅子上看书。拉惹勒南是新加坡首任文化部长, 1959年至1965年这段任职期间,积极培养人民的国家意识,让他们自觉归属于新加坡,新加坡也归属于他们195982日,他倡议推出一系列称为"Aneka Ragam Ra’ayat "(人民综艺节目)的多元文化户外现场歌舞表演,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1966年,拉惹勒南执笔草拟了国家信约,强调多元文化为国家团结之本。

1167

“国旗、国徽、国歌,都具备强大的情感功能。多少人为了捍卫国旗的尊严与荣耀而不惜牺牲生命,多少人在同声高唱国歌时本能地团结一心。我们虽然是小国寡民,同样需要激发这些情感上的本能反应,这攸关全民的生存。”

——1959年12月3日,李光耀在国家元首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宣誓就职仪式上发表演说 新新加坡的象征
1959年12月3日,刚宣誓就任的国家元首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率领内阁与立法议院成员在政府大厦前出席国民效忠周开幕庆典。身为自治邦最高元首,尤索夫在团结各大种族与奠定多元种族国家的基础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尤索夫受委为国家首任总统。

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政府大厦(市政厅),曾经是殖民政权的行政中心,于1959年12月3日这一天,成了新加坡公开宣示国家标志的见证场地。这一天标志着自治邦的诞生,也是国民效忠周第一次揭幕。仪式以国家元首尤索夫在政府大厦会议厅内的就职典礼开启,紧接着是李光耀总理和尤索夫元首相继发表演说,接着尤索夫亲自揭示新国旗。最后是由警察部队乐队伴奏、300名学生带领大家齐声高唱国歌“Majulah Singapura”(“前进吧新加坡”)

1959年确立的国家标志代表着后殖民时代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新加坡国旗上红下白,分别象征四海之内皆兄弟与纯洁。旗帜上的半月代表着新兴国家,五颗星则分别是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国歌题为“前进吧新加坡”,表达了新兴小国团结一致齐步前进。国徽则分别印有狮与虎,象征新马的历史联系。

新加坡首任教育部长拉惹勒南在确立这些国家标志的过程中曾经说明:“国旗、国徽、国歌,象征式地代表着全民的期望和理想……新加坡现在成了自治邦,理应由国家象征政权和忠诚的标志。唯有通过这些新标志,我们才能够鼓舞民心同步前进。”拉惹勒南也在1966年新加坡独立后亲笔起草国家信约,字里行间突显了他坚定的信念,坚信新加坡人民能够克服种族、语言、宗教之间存在的任何隔阂。直至今日,人们一字一句宣读信约之时,会一再将拉惹勒南当年的信念铭记于心。

1168

启动经济引擎

经济推手,运筹帷幄

新加坡在1959年成为自治邦后,如何发展经济是领导人眼前的一大挑战。当时,新加坡的转口贸易日益萎缩,本地既无天然资源,也缺乏庞大的国内市场。加上失业情况严重以及急速膨胀的人口,这些都是新加坡面对的难题。

在首任财长吴庆瑞博士的领导下,政府大力推行工业化策略,并积极吸引外资。1960、70年代,本地工厂与工业区纷纷盖起,并生产各种出口产品。政府也推出优惠配套,吸引海外投资商和跨国机构在本地投资并开设工厂。

到了1972年,新加坡取得全民就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高资本型的经济体制后,新加坡也着手发展高价值产业如精密工程和电子业。政府开始随即兴办工艺技术学院、职业院校和工业培训中心等,建立一支熟练的劳动队伍以应付我国经济转型的需求。

1962年,裕廊工业区内的大众钢铁厂落成。

1169

新加坡在推动工业化的首几年内,除了吸引不同种类的工业在本地投资设厂,也将为全民制造就业机会列为其目标之一。政府不只提供优惠措施,吸引外资与本地商人成立新企业,这些公司也可以申请成为“先锋企业”,享受五年免税的优惠待遇。

60年代的新加坡,全岛各地的工业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几个重点工业区分别设在裕廊、红山、东陵坊和明地迷亚一带。当时工业发展以低技能,劳动密集的制造业为主。这里展出的是那个年代在“新加坡制造”的各种产品。

展出的蚊香、蜡烛、粉笔均为道具。

01

灯塔牌和星狮牌蚊香盒

1960年代

2014-00600, 2014-00599

灯塔牌蚊香属于马来西亚蚊香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在1965年获我国政府承认为“先锋企业”之一,并于裕廊工业区设厂,主要供应本地市场及出口贸易。

02

胜利烟厂卷烟纸

1960年代至1970年代

William Oh 捐赠

2015-00015

吉隆坡的恒生李卷烟厂建于1942年, 于二战后把生产业务转移到新加坡。烟厂生产自家品牌的散烟叶(俗称“红烟”),和方头雪茄(雪茄的一种)。在1950年代,该公司也出口产品到印尼。1960年代中期的业务因为马印对抗而受到影响。

03

星月牌洋烛盒

1960年代至1970年代

William Oh捐赠

2015-00014

04

企鹅牌粉笔盒

1960年代

2014-00601

1170

提升劳动队伍的技术水平,是新加坡发展经济的首个十年里重要的任务之一。随着本地工业迅速发展,新加坡的劳动队伍也需要与时并进,及时掌握最新的技能与知识。从1960至1970年代,政府除了兴办更多的工艺学校和职业训练学院,自1970年起也让学生在两个阶段选修工艺课程,即中三或大学先修班。

原有的新加坡工艺学院和义安学院(今天的义安理工学院)也配合本地工业需求,为技工与工程师开办相关课程。成人教育局也为成人提供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工业训练局的任务则是制定标准并将职业培训系统化。

女皇镇工艺中学校刊(第一辑第9期,1966年)

女皇镇工艺中学校刊(第一辑第10期,1967年)

2014-00809; 2014-00808 (open)

这里展出的历年校刊介绍女皇镇工艺中学(女皇镇中学前身)学生参与的活动与学习体验。这所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是一所纯男生的工艺学校。1965年起,开办大学先修班,并于1971年开始招收女学生。


1171

1970年代,新加坡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高资本型的经济发展。并着重于精密工程与电子业的发展。由员工把复杂的零件组装成先进的器材与设备。此处展出的是当时生产的一些工业产品。

新加坡劳动队伍也经历相同的转型过程,政府积极提升工人的技能,以便应付高增值工业的需求。1970年代,我国政府与飞利浦、罗莱及塔塔集团三家跨国大企业合作,开办培训中心,为有意投身精密工业的本地员工提供学徒与在职培训课程。

01

视特朗(Setron)电视机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

木质、塑料、玻璃

2015-00054

视特朗(Setron)在1960至1970年代是本地家喻户晓的品牌之一。创办人是一群本地商人,他们原本在印尼经营咖啡贸易生意,但在马印对抗时期被迫撤回新加坡,转而在东陵坊设厂,制造电视机与收音机。这家工厂在1964年投入生产时,是全东南亚第一家电视组装工厂。

02

视特朗(Setron)收音机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

塑料、金属、玻璃

2014-00598

03

飞利浦(Philips)熨斗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

塑料、金属

Ng Le Eng捐赠

2015-00001

飞利浦早在1951年就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主要进口并售卖照明产品。60年代后期开始在本地设厂,制造熨斗、电视机、收音机、吹风筒等家用电器。1975年,飞利浦也和我国政府合作开设培训中心,为员工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

04

飞利浦(Philips)黑白电视机

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

塑料、金属

2000-07256


1172

罗莱是一家制造相机和光学产品的德国公司,并以35毫米连动测距相机(35-mm rangefinder)著称。这里展出的是其中一款连动测距相机。

罗莱于1970年在新加坡开设工厂,其对产品的生产水平十分重视。公司除了将本地员工送赴德国接受培训外,也邀请德国工程师和技师前来传授精密工程的技能与知识。罗莱入驻新加坡的十年里,除了开设三家工厂,也和我国政府联合成立培训中心。该中心共陪训了大约5000名学员,让这些学员成功掌握精密工程的技术。

01

罗莱(RolleiSL35相机

1970年代

塑料、金属

1995-00308-001

02

罗莱(Rollei XF35 连动测距相机

1970年代

塑料、金属

1995-00309-001

03

罗莱(Rollei 35相机

1970年代

塑料、金属

1995-00310-001

1173

建立家园

如果人人都能居者有其屋……”

建国初期,新加坡的生活环境恶劣,住屋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建屋发展局遂在1960年成立,当务之急便是尽速兴建设计简单的标准型组屋,供低收入家庭以低廉租金入住。

迈入70年代,新加坡经济开始起飞,人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 于是,建屋发展局开始提升组屋素质和邻里设施。在落成的新镇内,组屋的设计除了更精致、空间也变大了,新镇周遭设有商店、学校、小贩中心、轻工业等。越来越多人从旧店屋或甘榜(马来文,即乡村的意思)迁入政府组屋。1980年,67%的本地人口居住在组屋区内,相较1965年已显著增加了25%。人民自1968年起即可在公共住屋计划下动用公积金存款购买组屋,自此,对许多本地家庭而言,拥屋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1980年,67%的本地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

1174

新房子、新生活

迁入组屋,建立安乐窝

迁入组屋,意味着人们需要进入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许多人来说,这不只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还得适应高楼层高密度的城市居住环境,学习怎样乘搭电梯等等。迁入组屋却也带来了生活上许多过去想象不到的便利,如稳定的水电供应,现代化卫生设施以及垃圾处理系统等。

随着公共住屋计划于1968年开始推行,加上人们的工资与收入日趋稳定,到了70年代,购买组屋的人越来越多。1977年,近半数组屋住户已是组屋屋主。同时,家家户户也开始修饰起各自的组屋单位,为家居添购各种家庭电器。80年代末期,新加坡人的生活方式与品味都大有益改进,大多数国人除了居住在高楼组屋,同时拥有先进的家电与家具。人民居住在建屋发展局精心规划的邻里社区内,享受着便利又舒适的现代化生活。

1977年,近乎半数组屋住户拥有自己的房子。

1175

无论是实际的住房或是广告杂志上的图片,19701980年代组屋内的厨房都是时代感最强的角落。从设计、格局,乃至厨房里的家电,都反映了现代家庭所追求的便利及时尚的生活方式。

此处展出的大部分家电,都曾经是新加坡家庭里非常昂贵的用品,但不是一般家庭都能负担得起。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妇女走出厨房踏入职场工作,电饭锅和搅拌器等省时省事的家电也日益普遍。

01

胜家(Singer)电冰箱

1970年代

金属、塑料

02

一套玻璃杯子

1970年代至1980年代

玻璃

Seah Ching Ching and Seah Yong Koon惠借

03

A&W 玻璃杯

1980年代

玻璃

2014-00671 to 2014-00675

04

一套雅各布斯Jacob’s)奶油饼干的茶具

1980年代

陶瓷

2014-00666

05

一套绘上叶子图案的玻璃杯

1960年代

玻璃

Eugenus Ho捐赠

2001-01217, 2001-01218, 2001-01221, 2001-01223 to 2001-01225 

06

博朗(Braun)食物处理器

1970年代

金属、塑料

2008-01554 

07

万能(Moulinex 搅拌器

1974

金属、塑料

已故Kong Lim Mei的家属捐赠

2014-00974-003 to 2014-00974-010

08

东芝(Toshiba)电烤炉

1980年代

金属、塑料

2006-00501

09

塑料面包保鲜盒

1970年代

塑料

2007-51002

10

保温瓶

1970年代

金属、塑料

2007-50992  

11

索尼(Sony)收录音机

1970年代

金属、塑料

2010-04930-001 

12

National 电饭锅

1960年代

金属、塑料

2008-01550-002, 2008-01550-003, 2008-01550-005 

13

意大利耐而美(La Germania)电炉

1970年代

金属、塑料、玻璃、橡胶

2014-00314-001 to 2014-00314-006

14

打火器

1970年代

金属、塑料

2010-04938

15

电热水壶

1960年代

不锈钢、人造树胶

2006-00485

16

Kenwood 搅拌机

1960年代—1970年代

金属、塑料

2006-00484

17

National烤箱

1970年代

玻璃、金属

2014-00693-001 to 2014-00693-007

18

三洋(Sanyo)微波炉

1970年代—1980年代

金属、塑料

2010-04940-001

19

丽的呼声播音机

1950 年代

金属、塑料

2006-00295-001

 

丽的呼声播音机在1960 1970 年代的家庭中是常见的装置。它通过电缆传送英语、华语和方言广播节目。当时恰逢许多新加坡人升任为住房新屋主, 丽的呼声也渐渐成为一般家庭的娱乐来源。民众常聚集在一起听音乐节目和广播剧。就连新加坡家庭生育计划协会等机构也利用丽的呼的广播来讨论堕胎、住房和健康等课题。

20

源春公司 的日历, 萧芳芳的肖像

1970

2008-01106

1176

藤制婴儿床

1970年代

Kheng Sau Keng捐赠

在人口快速增长的1960年代,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国人进行计划生育。家庭计划与人口局打出口号如生男生女,两个就够了,鼓励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建立核心小家庭。当局也鼓励已婚夫妇将生育计划放缓,主张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可以间隔多几年,这将允许父母依照家庭的经济情况来计划生育。

1177

在官方成立家庭计划与人口局之前,民间已有个计划生育协会的志愿组织,就家庭计划的相关事项为人民提供咨询服务。家庭计划的目的除了更好地控制人口增长,也鼓励父母依照经济能力生养下一代,同时改善妇女的生产福利, 尤其多次怀孕的妇女。

然而,计划生育在当时对许多家庭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人们对避孕懂得很少,心态上也依旧认同子孙满堂是福气的传统观念。为了改变人们的既定观念,从二战结束后到80年代初期,政府不断加强宣传,这在近四十年里,相关单位印制了大量传单、手册、海报进行家庭计划宣传。

01

未成年先成婚,问题将接踵而来。

1978

纸张

1995-10715 

 

70年代的青少年早婚案例有增加的趋势。新加坡家庭计划与人口局为了阻止事态恶化演变为社会问题,便张贴海报,呼吁20岁以下青少年不要仓促结婚。

02

蜜月之後——阿敦和阿锡的故事

蜜月之後阿敦和阿锡的故事

1960年代至1970年代

纸张

2014-00619

 

文化部分别以四种官方语文出版这本图文并茂的手册。手册描述一对夫妇阿敦与阿锡不愉快的婚姻故事。夫妇俩因几次意外受孕而影响婚姻。借此告诫市民如果没有好好的计划,将导致孩子过多而增加家庭的负担。

03

绝育手册(中文版)

1960年代至1970年代

2014-00626

 

这本手册由卫生部出版,里头详述男性与女性的绝育法,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解说结扎与其他绝育手术的过程。政府当年极力提倡已育有两个孩子的夫妇,通过志愿接受绝育手术。

04

庭计划常见问题与解答

1960年代

2007-52595 

 

这本手册收录了20道关于家庭计划的常见疑问与解答,旨在教育公众有关避孕方面的知识。那个年代,已婚夫妇对节育的概念还很陌生,这类手册有助于厘清有关避孕和家庭计划的种种迷思。

05

第九期新加坡家庭计划协会常年报告

1958

2010-02425

 

这份常年报告阐述了新加坡家庭计划协会的宗旨。报告中也附带避孕药广告。这个协会于1949年成立,由志愿工作者负责策划及推广活动,至1966年为止。

1178

以新加坡的方式规划家庭

生儿或生女,两个就够了。

新加坡的家庭结构在七、八十年代起了明显的变化。家庭成员众多是战前的常态,但不断增长的人口却使贫困和失业现象日趋严重,这对教育、住屋、医疗保健等体系都形成负担。1966年,政府决定介入国人的家事,并由国家接手进行计划生育,同年成立的家庭计划与人口局,积极展开全国运动,鼓励人们建立小家庭。

1972年起,政府推出两个就够了的生育政策,鼓励人民节育,包括为自愿进行绝育手术的夫妇提供奖励津贴,及通过种种措施劝阻夫妇生育超过两个孩子。建屋发展局也自1967年起把申购组屋的家庭人口底限降低到两人,允许已婚但未生育的夫妇申请组屋。

这些政策,加上社会风气的改变,促使新加坡生育率成功从1965年的4.7降低到1975年的2.11980年更进一步降到1.7。家庭计划政策取得空前的成效,然而,此成效却造成1980年代中期人口问题的一个新挑战。

1972年,两个就够了家庭计划运动在全国启动。

1179

改造城市景观

美化城市

60年代至80年代的短短二十年,新加坡的城市景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市区的面积也几乎扩大了一倍。为了缓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冲击,我国的城市规划有意识地融入绿化环境的元素。1971年,常年的植树节正式开启,鼓励民众为国家的绿化尽一份力。根据报道,从1971年至1982年这十年里,全岛所种下的树木和同期诞生的婴儿数量几乎一样多。如此看来,新加坡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

与此同时,我国的清洁运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提倡维持居住环境干净的重要性。1987年,环境局花了足足十年时间,完成了污浊不堪的新加坡河与加冷盆地的清理工程,成为我国最经典的成就之一。今天,保持周遭清洁以及绿化环境,犹如我国一直强调建立高效有序的社会,已慢慢形成新加坡的特质之一。这一特质也成为新加坡这座环球都会最亮眼的标志。

1987年,新加坡河与加冷盆地完成十年的清河运动

1180

本地的花草树木

新加坡享有花园中的城市美誉。这个被大片苍郁翠绿所围绕的花园城市,除了有干净的水道,也拥有4万多个品种的动植物。这件装置通过声音、气味、图像、录影等,展现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如花园、公园、住宅区、甚至是路边能找到的动植物。走近这棵大树,认识本地奇妙丰富的自然生态。

想了解更多有关新加坡的动植物品种,请浏览国家公园局网站: florafaunaweb.nparks.gov.sg

鸣谢:

Ang Wee Foong

Cheng Heng Yee

Givaudan Singapore Pte Ltd

Khew Sin Khoon

Low Choon How

Marcus Ng Fu Chuan

National Parks Board

Wildlife Reserves Singapore

Yong Ding Li

1181

1971117日是新加坡第一个植树节。时任代总理的吴庆瑞博士在花柏山栽植了一颗雨树(学名Albizia saman)。当天义工们也在全岛各地的学校、联络所、军营、以及组屋区,种下8400棵树与21,677棵灌木和爬藤植物。

这截树枝来自吴庆瑞博士所种下的第一棵雨树,这棵雨树迄今仍伫立在花柏山山顶。1990年,任职园林与康乐设施局的沈清海将树枝连同一份备忘录一同装进了时间囊里。时间囊于2015年出土。

01

截自吴庆瑞博士于1971年第一个植树节种下的雨树树枝

1990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

02

园林与康乐设施局备忘录

1990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

1182

香灰莉树花朵气味

新加坡奇华顿(Givaudan )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香灰莉树是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常绿乔木,特点是树干呈深褐色,花朵盛开时香气浓郁芬芳。不过在60年代的新加坡,香灰莉树不常被种植在道路两旁或路中央的分界堤,原因是因为该树的树根在生长延伸时,常会扎穿道路结构。较实际的做法则是种植青龙木或雨树,这两种树的生长速度快,而且树冠茂密呈伞状,在本地潮湿闷热的气候里,有效地为路人提供遮荫。

1183

1977年,一个耗资3亿元,由环境部领导的跨部门合作正式启动,希望能将污浊发臭的新加坡河与加冷盆地进行一番清河的运动。政府用了足足十年清除河流的污染物,并把河两岸的估俚间”(苦力宿舍)、非法摊贩、驳运活动等一一整顿,并加盖新的设施。1990年,为了纪念这段艰辛的清河工程,环境部从新加坡河中取了一瓶净化后的河水,保存在当年的时间囊里。时间囊于2015年出土。

清河运动成功,十位幕后功臣也获政府颁发的奖章以肯定他们的贡献。这里展出的,是授予已故的公共环境卫生署前署长王南枝的奖章。

01

净化的新加坡河水

1990

塑料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02

纪念奖章

1987

王南枝遗产信托委员会借展

1184

清河之前臭气熏天的新加坡河气味

新加坡奇华顿(Givaudan )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百多年来,新加坡河好比一个公共排污沟,在沿河两岸生活与工作的人,包括店家、船民、苦力、小贩、厂工等,他们总习惯性地把垃圾与污水排往新加坡河。河岸边满是泥泞与垃圾,河水臭气熏天,新加坡河犹如一个充满腐烂物的垃圾槽,放眼可见工业废物与人类排泄物。1987年清河运动成功以前,这股新加坡河的特殊气味让不少老一辈的国人毕生难忘。

1185

跻身环球都会

以世界为我们的腹地……”

新加坡独立以后,经济视角不得不放眼全球。这座马来半岛以南的蕞尔小岛,既不能仰赖马来西亚为其经济腹地,也无法依靠东南亚区域维持本地的转口贸易。1972年,外长拉惹勒南为小岛的经济生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愿景:新加坡将发展成环球都会,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一员,并与其他环球城市紧密相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必须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全面提升基础建设,并加强海事与航空交通、金融体系以及跨国联系。如此一来,除了能吸引环球资金、人才及创意,也为新加坡发展复杂精密的高端工业做好准备。

40年过去了,新加坡已成为国际海空交通与金融枢纽。越来越多新加坡人到世界各地生活、工作、留学,并不断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尽管只是地图上的小红点,却是个享誉国际,交通四通八达的城市国家。

1982年,新加坡海港被公认为全世界最繁忙的海港。

1186

Brandon TaySafuan Johari

向前向后:全景新加坡

2015

尺寸不一的压克力盒,3D影装

4分钟,循环播放

新加坡从最初的深水港,到今日的繁华都市,其地貌经历了几百年来的千变万化。《向前向后:全景新加坡》借助小岛过去与现在已改变以及正在改变中的景色,来探讨何谓新加坡意识。

正如这项多媒体装置艺术作品的名称向前向后所指,艺术家Brandon TaySafuan Johari将带领观众踏上视听旅程,周游新加坡各段历史,通过一些熟悉的影像,回味新加坡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记忆。

从新加坡早期历史,到其殖民地和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的日子,以及迈向独立后,发展成为今天繁荣的国际大都会。本作品的投影非按历史顺序安排,所展现的社会潮流却代表着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影响,具体展现了新加坡独特的本质和精神面貌。

其他参与本项目的艺术家包括Speak Cryptic

1187
01

庆祝新加坡自治博览会纪念盘

1959
金属

1999 02758

02

庆祝新加坡自治博览会请柬

1959

纸质

2008-00335

 

1959124日至224, 由中华总商会主办的庆祝新加坡自治博览会于旧加冷机场原址开幕,欢庆新加坡在在新宪法下实现内部全面自治。

 

纪念盘与请柬上的设计都以博览会入口处的喷泉为标志,象征新加坡的多元种族社群,再结合新加坡殖民地徽章及独立桥上那尊半俯蓄势、张口咆哮的石狮子。

03

国民效忠周纪念卡片

1959

纸质

2000-01194, 2000-01195

 

文化部在1959123日至9日举行为期一周的国民效忠周,旨在让新加坡市民欢庆自治的实现,并展示对自治邦的效忠与奉献。活动由最高元首尤索夫伊萨的宣誓就职仪式掀开序幕,同时举行自治邦标志揭幕仪式。紧接着展览会、文化艺术演出、体育赛会等等。

 

国民效忠周纪念卡上印有自治邦的三大标志:邦旗、邦歌、邦徽。每张售价一角钱,所得款项全数捐给国家剧场建设基金。

04

国庆日首日封

1960—1966

纸质

1995-04456, 1999-02305, 1995-01656, 1995-04457-001

 

新加坡自治邦于196063日成立一周年之际,首次举行邦庆日。随着与马来亚、北婆罗洲和砂拉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合邦,设定1963916日为马来西亚成立日。196689日,新加坡在新马分家一年后,庆祝独立建国以来的首个国庆日。

 

这些首日封记录了新加坡独立建国道路上的各项重要里程碑。首日封上所用的地理标志和建国景观突显了这些里程碑重要性。

05

菲立唱片制造业发行纪念专辑

1967

黑胶唱片、纸质

2014-00806

 

1967年,为纪念菲立唱片行于女皇镇联邦通道制作工厂的成立,菲立唱片发行了这张黑胶唱片。唱片收录了吴庆瑞博士在开幕仪式上的演说及新加坡国歌。封套设计采用该年国庆庆典开始前在政府大厦操场阶梯前的乐队演奏照片,演奏乐队是人民协会大乐队和辜加警察团风笛鼓乐队。

06

1969年新加坡年鉴

1970

纸质

2007-55128

07

新加坡150年发展史展览目录

1969

纸质

2014-00645

 

1969年是新加坡开埠15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包括文化表演、展览会、电影放映会和美食嘉年华会,也包括在伊丽莎白径举行,名为新加坡150年发展史的展览。当局以英文、中文、马来文及淡米尔文四种官方语言出版展览手册。

 

1969年版的新加坡年鉴,封面照片是国家初级学院升旗礼的情景。国家初级学院是新加坡第一所初院,于同年成立。

1188
01

绘有新加坡二战场面的系列素描/图画

1943年代

A. V. Toze S. Strange绘制

纸本

2001-05174

02

口香糖卡片,印有日军从新柔长堤南下攻打新加坡的图案

1942年至1950年代

纸本

2000-03808-001

这些画面描绘了新加坡沦陷前后的战争场景。

03

刻有Einnahme von Singapore” 攻下新加坡)文字的纪念币,纳粹德国发行

1942211

瓷质

2001-05092

此纪念币由日本在二战时期的盟友纳粹德国发行。

纪念币上的日期是1942211日,这是山下奉文攻下新加坡的原定计划日期,当天也是日本首任天皇神武登基纪念日。

04

日军总司令山下奉文中将向英军分发的劝降传单

1942210

纸本

2017-00290

日军最初计划于1942211日,神武天皇登基纪念日(纪元节)完成攻占新加坡的目标。日军却在当天空投多份注明日期是210日,即纪元节之前一天的劝降传单,劝诱英国白思华中将投降。英军最终在四天后,即215日向日军无条件投降。

1189

杰维克行动和双十事件

19439月,联军执行了一项特别军事任务,目标是炸毁停靠在新加坡海港内的日本船舰。参与这项称为「杰维克行动」(Operation Jaywick)突袭事件的「Z特别小组」来自澳大利亚特种部队,成员有澳军和英军。突击小组乘坐鱼船「金环蛇号」(Krait)由西澳大利亚州出发抵达新加坡海港,成功地击沉了6艘日本船舰,之后安全回返澳洲 。日军怀疑樟宜监狱内的一群囚犯和平民曾参与该项突击行动,随即于1010日发动「双十事件」(Double Tenth Incident),大肆捉拿涉案嫌疑。新加坡抗日女英雄蔡杨素梅与夫婿也因为日本宪兵在搜查樟宜监狱牢房时,被发现曾为囚犯偷带物资进入监狱而被逮捕监禁,并惨遭折磨。

《黑暗中的胜利:1943年在新加坡发动的杰维克行动》是一部由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与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携手制作的历史纪录片,内容介绍杰维克行动以及该事件对日治时代的新加坡人所产生的影响。

1190

登上「金环蛇号」渔船

2018年,为纪念杰维克行动75周年,当局对「金环蛇号」渔船进行修复,还原它在二战期间的模样。本馆也与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合作,采用虚拟实境科技为参观者创造身临其境的登船体验,让人们在近距离察看这艘渔船之余,进一步了解它在这项成功的军事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